|
现代养猪业已经向节约、环保、健康、经济的方向转变,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寻求发展,要求人们转变思想,寻找新的饲养技术。新型的微生态发酵床养猪技术,是新兴的环保养猪技术,它的经济性、环保性是现在的养猪技术无法比拟的,本文主要介绍微生态发酵床养猪技术的特点及其研究与利用。
我国是世界第一养猪大国,生猪存栏、出栏、猪肉产量均居世界第一。目前全国猪只存栏4.6亿头,出栏5.7亿头,猪肉产量达4100万吨,占全国肉类总产量的65%,占全世界猪肉总产量的44%。养猪收入在某些农村贫困地区占到总收入的30%以上,它仍是农村剩余粮食转化的主要途径,因此养猪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我国的养猪业面临着三大困境,即环境、品质与健康、效益提高问题。解决养猪业给环境带来的压力,变废为宝,既能neng 能 减少环境污染又不增加投入,还能降低劳动强度并培养出健康无病的猪,且能显著提高经济效益,这些一直是国家、畜牧科研者和广大养猪者共同追求的目标,如今国内外流行的发酵床养猪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现代养猪遇到的难题,达到养猪无污染的目的,现就该项技术的研究与利用介绍如下:
一 发酵床养猪技术的概念和原理
发酵床养猪技术首先由日本民间发现,并应用于生产实践中,从1992年开始,日本鹿儿岛大学专家教授开始对发酵床养猪进行系统研究,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技术规范,目前日本和韩国自然农业协会都在大力推广和应用该项技术,我国也在近几年引进该项技术,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发酵床式猪圈养猪是利用微生物作为物质能量循环、转换的“中枢”性作用,采用高科技手段采集特定有益微生物,通过筛选、培养、检验、提纯、复壮与扩繁等工艺流程,形成具备强大活力的功能微生物菌种,再按一定的比例将其与锯末或木屑、辅助材料、活性剂、食盐等混合发酵制成品有机复合垫料,自动满足舍内牲猪对保温、通气、以及对微量元素生理性需求的一种环保生态型养猪模式。发酵床式猪舍内,牲猪从出生开始就生活在这种有机垫料上,其排泄物被微生物迅速降解、消化或转化;而猪只粪便所提供的营养使有益功能菌不断繁殖,形成高蛋白的菌丝,再被猪食入后,不但利于消化和提高免疫力,还能使饲料转化率提高,投入产出比与料肉比降低,出栏相同体重的育肥猪可节省饲料20-30%,省去六至八成以上人工劳动。
二 发酵床养猪技术的工艺流程
1. 发酵菌种的准备
猪排出的粪便由发酵床中的菌种降解,菌种的好坏直接影响粪便的降解效率,因此土壤微生物菌种的采集就显得十分关键.土壤微生物的采集可以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点采集不同的菌种,采集到的原始菌种放在室内阴凉、干燥处保存。随着发酵床养猪技术的推广应用,高效、安全、经济、适用性更广的菌种一定会被人们不断的发现和利用。
猪圈发酵床式养猪的其核心技术表现在菌种功能方面,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猪舍粪尿的降解效率,如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可以自行采集微生物菌种,但难度较大。而最保险也最方便省事的办法是从专门厂商购买发酵菌种,注意选用知名品牌或厂商的优质产品,如金宝贝猪圈发酵床发酵菌种因其发酵功能强、速度快、性价比优,受到用户欢迎,可以采用。发酵菌种用量。一般微生物发酵菌种的用量是2千克/米2 ,折合成每立方米2公斤;金宝贝猪圈发酵菌种因有效活菌含量高,其添加量较少,用量是每3立方米用1公斤(折合成每立方0.3公斤),20平米的猪舍,有效发酵面积内用金宝贝发酵助剂只需2公斤左右。发酵层水分调至50-60%即可(手紧抓一把物料,指缝见水不滴水为宜)。
2. 发酵床的活性剂
当发酵床用过一段时间后可以向其上面喷洒一定的活性剂以提高降解效率。活性剂包括天惠绿汁、氨基酸液等,是从植物体内提取出来、经发酵后形成的,主要用于调节土壤微生物的活性。特别是在土壤微生物的活性降低时,按说明把活性剂稀释到合适的比例喷洒床面以加快对排泄物的降解、消化速度,另外,平时发现猪大便堆积得比较多时,把它向空地撒一撒,便于粪便的充分分解。因此活性剂的合理使用对发酵床的循环利用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活性剂已开发出许多的商业产品,使用时要选择适合发酵床中微生物生长的产品,并根据实际情况喷洒。
3.发酵床垫料的制作
(1)垫料层组成。猪舍发酵床主要由有机垫料制成,有机垫料的主要成分包括锯末、木屑或切短铡碎的秸秆、土和少量粗盐.锯末或木屑约占垫料总重的90%,其质地松软,可吸收水分多.泥土要求新鲜干净无杂菌。
(2)垫料层厚度。一般猪舍中垫料的总厚度约为50-100厘米,每平方米垫料重约150千克.有条件的可先铺30~40厘米厚的木段作为疏松通气底层,然后铺锯末或木屑;若木屑来源不足,也可先铺30-50厘米厚的玉米秸秆或30厘米厚的稻壳,然后再铺木屑,泥土的用量约占垫料总重的5-10%,要求使用未施过化肥或农药的干净泥土.垫料中加适量的盐有利于木屑的分解,用量为垫料总重的0.1-0.3%左右.
(3)混料。将微生物发酵菌种、木屑、泥土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入一定量的活性剂,食盐,有条件的还可加入少量的米糠、酒糟等,使水分含量达到60%,以保证功能微生物菌种能够大量繁殖,经一周左右即可开始发酵,垫料可常年不换.饲养几天后,因微生物菌种发酵作用,猪舍内臭味消失,蝇蛆停止繁殖.20天-1个月后,猪舍床底层也进入自然繁殖状态,中部形成白色的菌丝,温度可达50~600C或更高(表层温度控制在25-30度之间),猪粪发酵后成为饲料或肥料。
(4)活性剂的使用。合理使用活性剂可使发酵床的利用形成良性循环。但其使用与否,视不同的发酵菌种而定,有的发酵菌种,如金宝贝发酵助剂,因其活性强,一般不需使用活性剂.发酵床经一段时间的使用以后,当微生物活性降低时,即可按说明书将发酵菌种用活性剂稀释至适当的比例,泼洒到发酵床床面,以便提高微生物菌种对排泄物的降解、消化速度.平时若发现猪只大便堆积较多,也可再加撒一点已用活性剂稀释后的发酵菌种,促使其加快对排泄物的分化降解,活性剂使用要适合发酵床中微生物的种类,并根据猪舍实际情况使用,无必要时可不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