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4|回复: 0

青鱼是什么鱼?青鱼品种介绍及图片大全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0
发表于 2022-12-2 08: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青鱼是什么鱼?青鱼是一种颜色青的鱼,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的平原地区,长江以北较稀少;它是长江中、下游和沿江湖泊里的重要渔业资源和各湖泊、池塘中的主要养殖对象,为我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此外,在安徽俗称“乌混”、“黑混”或“螺蛳混”,因其体黑、喜食螺蛳而得名;东北地区常见的“青鱼”不是青鱼,应该写作“鲭鱼”,是一种深海鱼类。
        外形特征
        体长,略呈圆筒形,腹部平圆,无腹棱。尾部稍侧扁。吻钝,但较草鱼尖突。上颌骨后端伸达眼前缘下方。眼间隔约为眼径的3.5倍。鳃耙15~21个,短小,乳突状。咽齿一行,4⑸/5⑷,左右一般不对称,齿面宽大,臼状。鳞大,圆形。侧线鳞39~45;背鳍III,7;臀鳍III,8。体青黑色,背部更深;各鳍灰黑色,偶鳍尤深。体长可达145厘米。
        生长环境
        青鱼习性不活泼,通常栖息在水的中下层,食物以螺蛳、蚌、蚬、蛤等为主,亦捕食虾和昆虫幼虫。在鱼苗阶段,则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青鱼生长迅速,个体较大,成鱼**的**个体可达70千克。
        多集中在食物丰富的江河弯道和沿江湖泊中摄食肥育,在深水处越冬。行动有力,不易捕捉。耗氧状况与草鱼接近,水中溶氧量低于1.6毫克/升时呼吸受到抑制,低至0.6毫克/升时开始窒息死亡。在0.5~40℃水温范围内都能存活。
        繁殖与生长的**适温度为22~28℃。喜微碱性清瘦水质。主要摄食螺、蚬、幼蚌等贝类,兼食少量水生昆虫和节肢动物。日摄食量通常为体重的40%左右,环境条件适宜时可达60~70%。仔鱼体长7~9毫米时进入混合性营养期,此时一面继续利用自身的卵黄,一面开始摄食轮虫和无节幼虫;10~12毫米时,摄食枝角类、桡足类和摇蚊幼虫;体长达30毫米左右时食性渐渐分化,开始摄食小螺类。
        生长周期
        生长快,2~3冬龄可达3-5公斤,**个体可达70公斤,长江中常见的个体重约15~20公斤。性成熟为4~5龄。4~7月在江河干流流速较高的场所繁殖,生殖后常集中于江河湾道及通江湖泊中肥育,冬季在深水处越冬。
        长江青鱼**成熟的年龄为3~6龄,一般为4~5龄,雄鱼提早1~2龄。雌鱼成熟个体一般长约1米,重约15千克。雄鱼成熟个体一般长约900毫米,重约11千克。繁殖季节为5~7月。江河水的一般性上涨即能刺激其产卵。产卵活动较分散,延续时间较长。产卵场分布于长江重庆至道士袱江段,支流汉水、湘江中也有,但规模不大。**怀卵量每千克体重平均为10万粒(成熟系数14%左右);经人工催产每千克体重约可获卵5万粒。卵漂流性,卵膜透明,卵径1.5~1.7毫米,吸水膨胀后可达5.0~7.0毫米。精子排入淡水后一般只在1分钟内具有受精能力。胚胎发育适温18~30℃,**适温度26℃±1℃,低于17℃或高于30℃就会引起发育停滞或畸形。在水温为21~24℃时约35小时孵出仔鱼。初孵仔鱼淡黄色,长6.4~7.4毫米,略弯曲。青鱼苗在卵黄囊消失和鳔出现后,其头、背呈现“垲”状黑色花纹。生殖期间,雄鱼的胸鳍内侧、鳃盖及头部出现珠星,雌鱼的胸鳍则光滑无珠星。
        青鱼在“四大家鱼”中生长**快。江西湖口青鱼生长以1~4龄**快,5~6龄时平均每年增重3.7千克以上。雄鱼年增重比雌鱼平均少1千克左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4 23:49 , Processed in 1.351332 second(s), 24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