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9|回复: 0

猪场水泥地面是养猪容易出问题的地方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2
发表于 2022-12-2 08:26: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几年,所有的养猪户都在使用水泥地面,是因为水泥地面坚硬结实,便于清扫消毒;但今天我要说水泥地面尽管有很多优点,但缺点也非常突出,如果处理不好,对养猪来说是利小弊大,现在提出来,是希望养猪的人了解水泥地面的危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轻水泥地面的危害。
  一、水泥地面的弊病,这里我说三点主要弊病
  1、营养缺乏
  水泥地面比较坚硬,里面的成分猪是无法啃动的,所有的营养只能是靠母乳和饲料提供,容易使部分营养缺乏。比如,母猪的奶水中容易缺铁,在土地面养猪时,小猪可以通过啃咬土而从土中获得铁,但在水泥地面上却无法得到铁的补充,必须人工补铁。不要小看这点铁,我国在七十年代大量模仿外国养猪建筑,许多大猪场使用水泥地面,曾经发生过一种特殊的病,小猪在哺乳期间消瘦、贫血、最后大面积死亡;因初次发现这种病,只有水泥地面有,而土地面却没有,当时人们起名为“水泥病”。后来经过研究,是因为缺铁造成的;以后采用多种途经补铁,才将这个问题解决。
  另外,土还可以提供多种营养成分,如果我们注意,土圈中养的其它猪往往比水泥圈中的猪身体结实;水泥地面养猪还可能缺乏其它营养成分,只是养肥猪时间短,还没有明显表现出症状而已。所以,如果是水泥圈中养公母猪,必须考虑营养缺乏。
  2、过硬,容易伤害肢蹄
  我们都有体会,在水泥地面跑步或打球,时间长了,很容易引起关节疼,这是因为地面太硬,缺乏弹性的缘故。而猪与人相比,腿更细,蹄部面积更小,猪的体重更大,更容易使肢蹄受伤。我国以前引进先进品种时,曾大量引进丹麦长白猪,但到国内后,因肢蹄病的发作导致大量的淘汰;最后查原因,是因为这个品种的腿更细,身体长,瘦肉率高,肢蹄往往承受不了过大的重量;而外国养这些品种时,不单纯使用水泥地面,而且都采取了防范措施;后来我国在引种时,一直在考虑腿部的结实程度,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再次发生。现在,养进口品种的猪场仍有大量种猪的淘汰是因为肢蹄病造成的,特别是高瘦肉率的公猪。
  3、导热性强,不利于保温
  水泥地面相对于砖地和土地来说,导热性强,保温性能更差;这一点对大猪来说影响并不是很大,但对小猪来说,则是致命的伤害。猪有一个特点,是“大猪怕热,小猪怕冷”,大猪怕热是因为猪缺乏汗腺,无法靠出汗来散热;而且大猪身上常年都要穿一件保暖内衣(体内的脂肪),而小猪的外衣(毛)不保暖,内衣还没有造出来,是最怕冷的。如果温度不足,小猪的抗病能力大大降低,容易发生各种疾病。而水泥地面属于凉性地面,也就是说导热性强,小猪的热量都让水泥地面给吸走了,更容易因冷出现问题。科学研究,猪在水泥地面躺卧,有效温度要比实际的空气温度低5℃,而在垫草或木板上,有效温度却能高5℃;也就是说,同样是20℃温度,猪在铺有垫草的地面躺着,不会感到冷,因为有效温度提高了;而在水泥地面上躺,往往感到很冷,是因为有效温度降低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16 00:33 , Processed in 1.135478 second(s), 23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