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4|回复: 0

比翼线虫病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0
发表于 2022-12-2 08:55: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比翼线虫病又称交合虫
比翼线虫病又称交合虫病、开嘴虫病、张口线虫病,是由比翼科(Syngamidae)比翼属(Syngamus)的线虫寄生于鸡、吐绶鸡、雉、珠鸡和鹅等禽类气管内引起的。 因病禽张口呼吸,又名开口虫病。因其寄生状态总是雌雄虫交合在一起,故名比翼线虫病。虫体因吸血而呈鲜红色,雌虫比雄虫大,长5-26毫米之间,雄虫长2-6毫米之间。雌雄虫常处于交合状态,外观呈“Y”字型。雌虫在气管内产卵,卵随气管分泌物咳出体外或咽下随粪便排出体外。鹅食入感染性幼虫卵或孵出的感染性幼虫后感染。幼虫也可被蚯蚓、蛞蝓、蜗牛、蝇等摄入,但在其体内不发育而以包囊形式长时间生存,当鹅食入了这些动物后被感染。幼虫先移行到肺,然后到气管内发育为成虫。同时,野鸟和野生火鸡任何年龄都易感但不发病而成为本病的自然宿主。 患鹅精神食欲减少,生长不良,消瘦,严重者废食、腹泻,粪便红色带黏液。特征性症状是呼吸困难,常伸颈张口呼吸,并常伴发咳嗽和打喷嚏,时常摇头,欲排出气管内黏液和虫体,最后因窒息、衰竭而死。病变可见肺脏溢血、水肿和大叶性肺炎,气管有卡他性、黏液性炎症,有被带血黏液所包围的虫体。 根据特殊的开口呼吸症状,经剖检或打开口腔察看及用棉拭子插入气管擦裹,在气管中发现虫体或者用漂浮法在粪便中查到虫卵便可确诊。 对本病的防治应堆积发酵粪便,搞好鹅舍及运动场的卫生及消毒,消灭蚯蚓等贮藏宿主,在常发鹅场及地区,应用药物预防。防治药物为:碘溶液,碘片1.5克,碘化钾1.5克,蒸馏水1500毫升,雏鹅每只1—1.5毫升,气管注射或用细胶管灌服;噻苯唑,按0.1%混饲,连用2周;丙硫咪唑,50—100毫克/公斤体重内服,效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4 23:48 , Processed in 1.336299 second(s), 24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