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5|回复: 0

霉形体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治疗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2
发表于 2022-12-2 09: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笔者自2009年入秋以来,共治疗霉形体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7例。该病目前呈现上升趋势,应引起广大鸽友重视。
1、临床症状
青年鸽在发病前均出现咳嗽、打喷嚏等症状。鸽群精神正常,但食欲略减,采食量减少。每天都有病鸽出现,发病鸽逐渐增多。鸽子只要出现发呆、闭眼、拉绿粪的症状便会于数日内死亡。
2、病理剖检
笔者解剖了4只患有明显咳嗽症状的青年活病鸽,发现病变主要发生在气囊,双侧气囊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混浊,气管中有少量黏性分泌物。其中1例肝脏还有轻微的肝周炎病变,腹部气囊混浊,肌胃、腺胃及盲肠扁桃体正常;另外3只鸽的心包内均有纤维素性分泌物渗出,其中仅有2只鸽气管内发现明显的黏性分泌物。与临床上呼吸道症状不相符的上述症状说明感染主要发生在下呼吸道。
3、实验室诊断
从病鸽气囊采取病料,进行平板琼脂培养24小时,挑取典型菌落接种于麦康凯培养基,24小时后长出粉红色菌落。菌落涂片检查可见呈两端钝圆的革兰氏阴性杆菌。
4、治疗
对不同生理阶段的病鸽群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均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治疗赛鸽:用多西环素+氟苯尼考饮水,加复方新诺明拌料。用量:多西环素+氟苯尼考每5克配水10千克,2小时内饮完;复方新诺明拌料,每10千克料加5克。治疗种鸽与幼鸽:每5千克料加土霉素5克,复方新诺明3克,连用5天。3天后均可控制病情。
5、分析
霉形体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主要影响赛鸽的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且以呼吸系统为主,一般为慢性低死亡率。但近几起病例均表现出了急性高死亡症状,而家飞后症状明显加重。笔者认为这种现象与鸽的生理结构有一定关系。鸽肺部与气囊相邻,家飞后肺部呼吸明显加快,肺脏负担增加,霉形体导致的气囊炎症极易蔓延到腹腔,造成急性腹膜炎、肝周炎,进而导致死亡。即使治疗康复的鸽群,也要特别注意慢性卵巢炎的发生,且治疗后一定要淘汰病残鸽。幼鸽因卵巢还没有发育成熟,因此与气囊没有紧相连,炎症主要局限在气囊中,因此腹膜炎较少,基本上不出现死亡,如及时有效地治疗,一般无后遗症。
本文摘自《科学养鸽》杂志2010年第2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11 18:49 , Processed in 1.055830 second(s), 23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