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8|回复: 0

鸽子中毒病状及防治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0
发表于 2022-12-2 10: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肉毒中毒症是由肉毒梭菌产生的毒素所引起的家畜、家禽和人的一种食物中毒性疾病。其特征为肌肉麻痹并迅速死亡。

肉毒梭菌广泛存在于土壤中,它本身不引起疾病。在缺氧的条件下,它在人工培养基上、饲料、水果、肉食品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这种毒素毒力很强,对豚鼠的最小致死量为每千克体重皮下注射0 . 00012 毫克,是已知的细菌毒素中最强的一种。在死鱼烂虾及其他腐败变质的肉尸中都可能产生此毒素。毒素可以在蝇蛆的体内和体表积聚,鸽若吃了含有此毒素的蝇蛆就可引起中毒。

肉毒中毒的症状发作从吃食到发病一般l ~3 天,若食人的毒素量大,则在食后几小时即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其症状表现有嗜睡、不食、运动失调,腿、翅及颈部肌肉麻痹,而导致垂翅低头,或将头颈平伸于地上。典型的症状就是颈软,所以,此病又称为“软颈病”。病后期羽毛脱落,下痢。死后剖检没有特征性病变,一般可见有轻度卡他性肠炎和肠毅膜出血。

诊断本病可根据麻痹症状,羽毛脱落,缺乏肉眼特征性病变以及食人腐败食物等病史作出诊断。

确诊后治疗可用泻药加速毒素的排泄,有条件的可用肉毒梭菌抗毒素腹腔注射2 ~4 毫升。预防工作要注意不喂腐败的饲料,对病畜禽的尸体一律销毁,不使鸽群与腐败的动. 物及野禽尸体接触。对于病鸽隔离,其粪便应妥善处理。
硫酸铜中毒

硫酸铜是蓝绿色、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在畜禽饲养业中的主要用途是作为饲料的一种防霉剂。也有用于家禽真菌病防治的,但对鸽的念珠菌病治疗效果不佳。
1 .病因

在饲料中的超量添加,在饮水中超浓度,投服时间过长,喂食含铜药剂喷洒不久或含铜残留量过多的农作物籽实料、粮食原粒料等均可引起本病。供饮硫酸铜溶解不全的溶液,也可造成中毒。

2 .病状与病变

因硫酸铜具有对消化道勃膜直接的强烈刺激性和经吸收后对中枢神经、实质器官的损害作用,故急性中毒时表现神志昏迷,走路摇摆,呼吸困难,流涎和腹泻,最后虚脱而死。慢性中毒时,可见患鸽精神呆滞,黄疽与贫血。主要的剖检变化在消化道,其钻膜呈淡蓝绿色,充血、出血、溃烂和肝、肾等实质器官变性。

3 .防治

治疗时,可按每只中毒鸽0 . 5 克氧化镁的量混人少许鲜牛奶或蛋白水喂服或灌服,再按每鸽灌1 克硫酸镁或硫酸钠配制的溶液,使之下泻,必要时辅以强心、兴奋等治疗措施。
(三)有机磷中毒

有机磷是农业上应用广泛的一大类高度脂溶性杀虫剂,对禽、畜、人都有毒性作用。这类杀虫剂种类较多,但毒性又各不相同。常分以下3 类:剧毒类,如内吸磷(1059 )、对硫磷( 1605 )、甲拌磷(3911 )、甲基对硫磷、八甲磷;强毒类,有甲基内吸磷、敌敌畏(DDVP ) ;低毒类,如敌百虫、乐果、马拉硫磷( 4049 )等。强毒类有机磷农药以内吸磷的毒性最大,成人内服0 . 5 滴便可发生中毒,2 ~3 滴即可引起死亡。其次是对硫磷。这两种农药严禁用于灭蝇、蚊、蚤、臭虫,也不能用来毒鼠、鱼或鸟兽。
1 .病因

主要有下列几方面:使用被污染的饲料或水源;鸽误食被毒死的害虫或小动物;饲喂有机磷残留量大或刚施药不久便收获的作物饲料;体外驱虫选药不当或用量过大,或使用不得法。

2 .病状与病变

急性中毒时,表现无目的地飞动或奔走,食欲下降或停止,流泪、流涕或流涎,瞳孔缩小,呼吸困难,可视钻膜暗红,精神沉郁,颤抖,排粪频繁,头颈尽量向腹部弯曲。后期卧地,抽搐,昏迷,最后死于衰竭。体温多属正常。剖检时,可见皮下或肌肉有点状出血。上消化道内容物有大蒜味,胃肠薪膜有炎症。喉、气管内充满带气泡的戮液,腹腔积液,肝、肾土黄色,肺淤血、水肿,心肌及心冠脂肪有出血点。
3. 防治

停止使用可疑饲料或饮水,以免毒物继续进人鸽体。消除毒物,如冲洗体表的残留药,喂服硫酸镁或蓖麻油、硫酸钠、石蜡油、生油等泻剂。给每只鸽注射硫酸阿托品0 . 2 毫升,以缓解胃肠道痉挛及拮抗瞳孔的缩小。使用有机磷中毒的特效解毒剂:解磷毒,每千克体重0 . 2 ~0 . 5 毫升(8 ~20 毫克), l 次肌肉注射。此药除对敌百虫、敌敌畏、乐果及马拉硫磷中毒的疗效较差外,对其他有机磷中毒的疗效均较好。此药也可静脉注射。氯磷定,疗效高,副作用小,水溶性好,既可肌肉注射,也可静脉注射。用量可参考解磷毒。双复磷,按每千克体重40 ? 60 毫克的量皮下或肌肉1 次注射。樟脑磺酸钠,按每千克体重0 . 2 ~0 . 5 毫升的量皮下注射,以增加中枢神经的兴奋性。
平时应注意此类农药的用法、用量和安全使用的要求,保护场舍周围环境及饲料,使之不受此类农药的污染,及时清理被杀死的害虫或小动物,以免鸽误食。

(编辑:小飞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6 00:40 , Processed in 1.291361 second(s), 24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