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4|回复: 0

近期出雏鸽注意长口黄(图)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0
发表于 2022-12-2 10:3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西安羽杰鸽舍王刚先生给我打电话,说今春出的雏鸽许多都长口黄,比往年多得多,不像有的鸽友说的那样,给点治疗毛滴虫的药就好了,很难治疗。郁闷的是得过口黄的鸽子,不论送到公棚去,还是留下打特比环,都没有胜算。
前两天,西安公棚赛高手田文革先生到科汇公司买鸽药时也讲到雏鸽口黄问题,他说,凡是得过口黄的鸽子,不论采用什么办法治疗好了以后,其舌头两边的锯刺都不见了,成为光滑的舌边。这等于鸽子从小有了伤残,长大后很难再与其它健康的鸽子竞争,起跑就输了。
今年这种现象是否很普遍呢?
昨天,西安一公棚老板给我打电话,说台湾一养鸽高手最近给他公棚发过来两组参赛鸽,总计16羽,长口黄很严重,给毛滴虫药四天了也不起作用,严重影响鸽子吃食。皮包骨头不行了,已经给台湾鸽友去电话,准备淘汰这些鸽子。
尽管我出的雏鸽没有这个现象,但是,我还是咨询了很多学医的、有经验的鸽友和买鸽药的专家。他们的专业解释是,鸽子口黄又称口腔溃疡,亦称为“鸽癀”。是常见的鸽病之一,病原是禽毛滴虫,最常见的特征变化是口腔和咽喉黏膜形成粗糙钮扣状的黄色沉着物;湿润者,称为湿性溃疡;呈干酪样或痂块状则称为干性溃疡。脐部感染时,皮下形成肿块,呈干酪样或溃疡性病变;波及内脏器官时,便引起黄色粗糙界线明显的干酪样病灶,结果导致实质器官组织坏死。病鸽因口腔溃疡而妨碍采食,在幼鸽和生长期鸽中可引起很高的死亡率。
目前,大约60%以上信鸽都是本病的带虫者,这些鸽子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但能不断地感染给新鸽群,这样就使得本病在鸽群中连绵不断。由于许多成鸽是无症状的带虫者,它们常是其他鸽子,特别是乳鸽的传染源,因而消灭成鸽体内的病原就是预防和控制本病的重要途径。雏鸽往往由于吞咽亲鸽嗉囊中的鸽乳而直接遭受传染;成年鸽在婚恋接吻时受到感染,这是一种特有的禽类疾病传染途径。
本病主要是接触性感染,在一些成鸽的口腔和咽喉黏膜上可见到针头大小的病灶,这就是毛滴虫的聚积物,也就是传播本病的传染源。因而,2-5周龄的乳鸽、幼鸽发生本病最为多见,且病情亦较严重。
他们给的最好建议是预防而不是治疗,因为毛滴虫是微小鞭毛单细胞原生物,从外表上看不出任何微状,鸽子是通过饮水、唾液等媒介把病原体传染给同舍鸽子,孵育期父母鸽通过鸽乳传染给雏鸽,使雏鸽受到伤害。而出生两星期内的雏鸽最容易受到咽型毛滴虫的侵袭,严重的会在很短的时间内阻塞气管致死,因此,毛滴虫发病对种鸽育种和雏鸽生长损害极大,因此必须积极预防。
建议,鸽棚经常清扫消毒,用两套饮水壶交替使用,一星期一换,每次换下来的水壶要晒干,还有就是小鸽出壳8天后,用八分之一片甲硝唑,给幼鸽塞食,隔一天用一次,一羽幼鸽用四次,这样做,毛滴虫就能与鸽子和平共处了。
另外,毛滴虫的感染是持续不断的,潜伏期约为4—14天,通常在感染一星期后发病,并不会因治愈就享有终生免疫。一般认为经药物治疗后的鸽子约可维持一个月(约30天)不再犯,毛滴虫病的治疗约需持续一星期,喉内白点则要更长的时间做间歇性的投药。由于,治疗毛滴虫药伤肝,所以,停药后需用肝精一天或者电解质, 再喂清水,用以快速恢复鸽子体力,避免再次受到伤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6 06:27 , Processed in 1.331209 second(s), 24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