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9|回复: 0

夏季仔猪副伤寒的防治措施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0
发表于 2022-12-2 11:4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仔猪副伤寒又称猪沙门氏菌病,是由猪霍乱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德尔卑沙门氏菌及肠炎沙门氏菌等引起仔猪发病的一种条件性传染病。主要危害60~70日龄、体重为10~25 kg 的仔猪,成年种猪和肥猪发病较少。该病传播速度快、全年均有发生,多发于冬春气候寒冷多变及夏季多雨潮湿季节。该病的发病率高达40%,病死率高达20%,给广大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夏季也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
        流行病学
         该病多呈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6月龄以下的仔猪易发,以2~4月龄仔猪多发,成年猪和哺乳猪较少发生。该病传播速度快、全年均有发生,多发于冬春气候寒冷多变及夏季多雨潮湿季节。病程一般为2~4天,潜伏期2天到数周不等。病猪和隐性感染猪群是主要传染源,由病猪的粪便、尿液、乳汁以及流产的胎儿、胎衣和羊水排出病菌。该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为消化道传播,病猪与健康猪交配或用病公猪的精液进行人工授精也可发生感染。由于6月龄以下的仔猪生长发育快,代谢旺盛,消化吸收机能不健全,胃腺分泌胃酸的机能很弱,导致该病主要在这一阶段发生。当天气炎热、圈舍卫生条件差、通风不良、饲养管理不善时,易导致仔猪抗病能力下降而引发该病,如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会引起该病快速蔓延。
        临床症状
         该病的临床症状可以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3种。急性型为败血症变化,猪体温突然升高至41~42℃,精神不振,伏卧,食欲废绝,排黏液性下痢或便秘,但饮水正常,有时会发生呕吐和呼吸困难的症状。暴发初期,少数病猪不显现任何症状后死亡,另有少数病猪出现病状后24小时即死亡,多数病程为2~4天。一般发病后3~5天,在猪耳根、胸前、腹部、颈部皮肤呈紫红色斑点,病死率较高。亚急性型和慢性型在临床上**为常见,多数由急性型转变而来。病猪精神不振,多见的临床表现与肠型猪瘟的表现很相似,体温突然升高到40.5~41.5℃,食欲减退,怕冷、喜钻垫草挤在一起,眼有黏性或脓性分泌物,上下眼睑常粘连。少数发生角膜混浊,严重者表现为溃疡,初期便秘,后下痢,粪便为淡黄色或灰绿色恶臭稀粪,有时粪中带有血液、坏死组织和纤维絮片。部分病猪在病程中,皮肤出现弥漫性湿疹,特别在腹部皮肤可见绿豆大、干酪样的浆性覆盖物,揭开浅表可见溃疡。此类病程往往拖延2~3周或更长,**后猪极度消瘦衰竭而死,少数病猪发育不良成为僵猪。
        防治方案
         1.确诊。我相信当你在想办法怎么治疗仔猪副伤寒时,你一定知道你的猪是感染副伤寒了。但在这里我还是想提醒下,在用药前一定要对病猪进行诊断、确诊。因为,这个病与肠型猪瘟症状有点像,很容易在临床上产生误诊。只有准确知道病因,才能更好的选对药,更好有效治疗。
         2.隔离病猪进行治疗。当确诊该猪确实是得了副伤寒后,就需要尽快隔离病猪,对其进行紧急治疗。
         3.对本猪场内其它健康猪群进行疫苗预防或药物预防,另外,与此同时要加强猪场及猪群的科学饲养、管理,以免被感染。
         4.中药防治,可以用金银花提取物,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金银花对于伤寒杆菌等有抑菌力, 防治副伤寒和流行感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6 13:37 , Processed in 1.307944 second(s), 23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