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2|回复: 0

对虾白斑综合症的检测方法?对虾白斑预防措施?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0
发表于 2022-12-2 11:5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美白对虾白斑综合征(WSSV)是由白斑病毒感染引起,受感染的对虾无力地游在池塘四周上层,头胸甲和尾柄上有放射状白斑点。那么对虾白斑综合症的检测方法有哪些?对虾白斑预防措施有哪些?
        对虾白斑综合症发病原因
         1.清池不彻底。特别是养虾老池或养鱼池,底泥较多,以后则随水温升高而引发。
         2.虾苗自身携带病毒。在池水恶化及病菌侵袭时而引发致病
         3.投饵不足或投喂劣质饵料。对虾长期处于饥饿状态,营养不良,导致体质较差,免疫力下降,诱发细菌及病毒病。
         4.水源不足或池塘渗漏,使池水处于长期老化或不稳定状态,甚至消毒不及时,而导致发病。
         5.放苗密度过大,致使发病快,传染率高。
        流行及危害
         该病主要发生在6月~8月,传播迅速,蔓延广,1月龄左右的幼虾易被感染,一般3天~10天内大量死亡,死亡率**可达80%~90%,是当前**常见的南美白对虾暴发性流行病之一。主要传播途径为带病毒的食物,水中的病毒粒子亦可经鳃腔膜的微孔进入虾体,引起全身的病变。死亡进程随着体长的增大而缩短,环境条件恶化是诱发该病的主要外界因素。水温20℃~26℃时**易急性暴发。北方夏初、秋季**、第三批虾养殖期间易发病。此外,天气闷热,连续阴天暴雨,池中浮游藻类大量死亡,水变清,池底质恶化均可诱发本病暴发。
        对虾白斑综合症症状
         1、养殖虾厌食,摄食减少或停止摄食,死虾空胃。行动迟钝,弹跳无力,静卧不动或游动异常(围着他边在水面兜圈或在水中翻滚),这种行为上异常行为可在几小时内重复出现,直到**后无力活动,腹面朝上慢慢沉到水底,或被其他对虾吃掉。
         2、患病的对虾在胸腹部常有白色或暗蓝色的斑点,使整个虾体在外观上呈现一种花斑样改变。而患病的斑节对虾在濒临死亡时则显示出明显变蓝的现象,并多伴有腹部肌肉混浊。一些幸存的对虾可缓慢恢复正常。个别虾可在甲壳、鳃部的表皮下出现大量黑色素斑点。
         3、发病后期虾体皮下、甲壳及附肢出现白色斑点。甲壳软化也较常见,头胸甲易剥离,壳与真皮分离。肝胰腺呈棕黄色且易碎。发病的对虾活力下降,应激性下降,病害呈暴发性,死亡率高,因此称为暴发性白斑病。
        对虾白斑综合症的检测方法?
         1、目视观察法
        目视观察法是通过了解养殖过程中对虾急性和慢性死亡的情况,结合濒死对虾是否具有如头胸甲出现白斑、甲壳变软易剥离、虾体发红等白斑综合症的典型症状进行判断。这种方法可在现场紧急情况下且没有其他诊断方法可以使用时应用,以便采取抢收措施,减少损失。
         2、传统组织学方法
         即随机或非随机从虾池中取对虾或对虾粪便直接作湿标本检查,配合使用适当的染色技术,在光镜下进行快速检测,主要方法有T-E染色法和H-E染色法等。T-E染色法是黄倢等(1995b)**的一种用于现场检测的方法,整个过程只需10min左右,具有快速、简单、方便等优点,但这种方法需要操作者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某些病毒存在于正常虾体中使对虾终生带毒而不发生病毒病,因此检测到病毒也不能就一定推断成对虾发生了病毒病。
        对虾白斑预防措施
         1.放养健康的优质种苗,种苗须经病毒检测无病毒后可放入塘。苗大小在0.8厘米~1.0厘米,身体半透明,肌肉饱满、粗壮,逆水游动有力,育苗池水温在30度以下为好。
         2.合理的放苗密度。半精养殖池放养密度为1万~3万尾为宜,高密度精养池塘放养殖每亩放养4万~8万尾为宜。
         3.投喂含蛋白量高的优质配合饲料,蛋白含量保持在41%左右,尽量做到早投喂。
         4.在水温较高时才放苗养殖。如无保温设施,要在5月份水温上升到25度以上放养较好。
         5.保持良好的水质。水温和盐度日变化幅度在0.5%以下,pH值为7.8~8.6,日变化幅度在0.5以下,溶氧保持在4毫克每升以上,氨氮在0.02 毫克每升以下,亚硝酸盐在0.01毫克每升以下,水体透明度在40厘米~60厘米,每5天~7天向养殖水体全池泼洒二溴海因,并使用生物制剂如光合细菌、 EM菌等等,保持水环境的稳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6 10:12 , Processed in 1.372894 second(s), 24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