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1|回复: 0

当前猪病流行的特点及对策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0
发表于 2022-12-2 13: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养猪业的发展,养猪由传统农家的散养模式发展到目前的规模化饲养,在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养猪业疾病防治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为了减少损失、降低成本,保障规模养猪业的顺利发展,现将当前猪病发生流行的主要特点浅析如下:
  
  疾病种类明显增多且危害严重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近10年来新出现了30多种畜禽传染病,其中猪病7种以上,有的在国外出现不久的猪病如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感染等,也相继在我国发现。由于饲养模式、环境条件不良和管理技术落后,也增加了许多新病,如异癖症、应激综合征、呼吸道综合征等。到目前为止,我国不少的养殖场(户),死淘率为养猪业发达国家的1-3倍,甚至更多,有不少猪场的死淘率在15%以上。
  
  多病原混合感染显著增加
  
  当前的许多猪病是由多种致病因子的共同作用造成的,它们导致的复合性疾病危害极为严重且难以控制,其中病原体感染的,有多种细菌相加,或多种病毒相加,或多种细菌和多种病毒相加,往往是几种不同病原体,有的为原发,有的继发或并发,而一些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存在,更使病情加重。如猪瘟与牛粘膜病,猪瘟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圆环病毒病与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细小病毒病,猪喘气病与巴氏杆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混合感染;病毒及细菌混合感染等。
  
  呼吸道综合征的问题日益突出
  
  猪的呼吸道综合征普遍存在,已构成对猪生产的严重威胁,对此应有足够的认识和防范。
  
  影响繁殖的综合征普遍存在猪的繁殖障碍综合征(SMEDI)在国内存在极为普遍,目前已证实与此综合征有关的病原体有30多种,而且还在不断增加。目前在我国造成此综合征的原因以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细小病毒感染、伪狂犬病、乙型脑炎、衣原体感染和繁殖障碍性猪瘟等所占比例较高。
  
  猪病毒病成为传染性疾病的主体
  
  目前对病毒性疾病的治疗仍缺乏确切有效的药物,而且大多数还未研制出相应可靠的疫苗用于免疫,所以对病毒病的防治手段显得无力,而近一二十年新增加的传染病又大多是病毒性疾病,这就使病毒病危害更为突出。如近几年发生的由圆环病毒Ⅱ型引起的断奶后仔猪衰弱综合征(PMWS)及一些相关病,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危害巨大。
  
  免疫抑制性疫病危害深重
  
  免疫抑制性疾病除了本身的直接危害之外,更为重要的是造成免疫抑制,可使低致病性的病原体引起多种疾病综合征发生,甚至达到难以控制的程度,还造成对疫苗接种反应增强、副作用加大,或使免疫失败和对治疗无应答。免疫抑制性病的危害对畜禽健康的威胁日益增加。当前**常发生并危害严重的猪免疫抑制性疾病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伪狂犬病、猪流感和圆环病毒Ⅱ型感染等。
  
  非典型性疾病增多
  
  这里说的增多包含两层意思。一是非典型性疾病的种类增多;另一是非典型性疫病的病例的数量增多。如猪瘟、大肠杆菌病等都出现了非典型病例,而且流行非常广泛,发病率也很高,这往往给诊断与防治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这是由于疫病在流行过程中,病原的毒力常发生变异,有些病原毒力出现减弱,加上免疫水平不高或不一致,导致某些疫病在流行、症状和病理等方面出现非典型变化,发生非典型感染和发病,使某些原有的旧病以新的面貌出现,如目前发生的温和型猪瘟即是一个明显的例证。另一方面,有些病原的毒力出现增强,虽然经过免疫接种,仍常出现免疫失败,如猪瘟存在变异毒株的报道。对于控制超强毒株感染,除提高改进疫苗免疫质量外,应着重考虑减少病毒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加强卫生消毒措施,在生产管理上采用全进全出等措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5 11:18 , Processed in 1.713885 second(s), 24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