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9|回复: 0

猪增生性回肠炎的防治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0
发表于 2022-12-2 13: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猪增生性回肠炎由胞内劳森菌引起,是猪的一种常见接触性肠道传染病。本病虽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但是在国内养猪界常常被忽视,在这里对该病的诊断和防治进行总结。
  
  病原特点胞内劳森菌是一种生长于肠黏膜细胞中的专性细胞内寄生菌。菌体杆状,两端尖或钝圆,革兰氏染色阴性,抗酸染色阳性。本菌从发病猪、带菌猪排出,通过粪便污染饲料、饮水传染给健康猪。本病潜伏期2周~3周,生长育肥猪**易感,2月龄以内和1周岁以上的猪不易发病。各种应激在本病的发生中起到很大作用。本病主要侵害回肠黏膜,并且可以进一步蔓延到结肠,主要造成肠壁增生,有时还会造成出血。本病常常会并发或继发沙门氏菌感染从而加重病情。
  
  临床症状及剖检病变本病因菌株毒力的差异及猪体质的不同而有不同类型的发病表现。
  
  慢性增生性回肠炎这是主要的临床发病表现,主要见于5周龄~20周龄的断奶仔猪。感染后多数猪除了生长速度减慢外并没有明显的发病表现,仅仅在屠宰时发现回肠存在一定程度的增生性病变。有的猪会表现厌食,对食物感兴趣但拒绝进食。有的表现轻微的腹泻,有的还带有血丝和黏液。大多数4周~10周后自然恢复。解剖这一时期的病猪可以发现结肠末端50厘米处及结肠上1/3处肠壁变厚,偶尔可见肠壁坏死和出血。
  
  急性出血性增生性回肠炎临床上相对少见,多发于4月龄~12月龄的育肥猪或后备母猪。病猪皮肤苍白并排出柏油状粪便,在随后的几天里粪便逐渐变稀。怀孕母猪会发生流产,并可能留下繁殖障碍后遗症。死亡率约50%,其余在数周内逐渐恢复。剖检可见回肠末端和结肠增厚肿胀,回肠、结肠肠腔存在一个或多个血块。
  
  鉴别诊断仔猪副伤寒和猪痢疾在发病上都与猪增生性回肠炎存在相似之处,但是仔猪副伤寒引起的腹泻暴发会表现得更明显,来势会更猛一些,剖检可见盲肠、结肠前段存在坏死灶、溃疡灶,回肠也有病变但是轻微,并不见增生性病变;猪痢疾病所拉稀粪中黏液较为明显,病变局限于盲肠、回肠,主要为浅表坏死、溃疡,也不见肠道增生。
  
  防治措施由于在现在养殖模式下猪场还不可能做到很好的生物防护,单个养殖场即使清除该病的病原后依然存在被其他场传染的风险,因而我们必须采取多种措施来减少其危害。
  
  及时保健保健就是定期净化猪场病原,会有效减少猪场疫病发生。推荐方案:妙立素125克拌料1吨,在猪的8周龄、12周龄、16周龄时各投药一次,每次7天。
  
  定期消毒定期消毒会净化环境中的病原,从而减少传染病的传播和发生。本病原主要通过粪便传播,要求消毒液必须能渗透到粪便内部杀菌。推荐产品:金维康,做1000倍稀释后对环境消毒,每周1次。
  
  综合预防措施主要坚持自繁自养,坚决不从外地买进病猪;使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加强平时的饲养管理,特别要保证营养充分和均衡。
  
      及时治疗疫情发生后及时投药:妙立素150克+替米考星1公斤/吨饲料,全群饲喂,同时对于采食量下降或腹泻明显的病猪肌肉注射泰欣100(1毫升/20公斤体重),连续3天,每天1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6 06:53 , Processed in 1.267217 second(s), 24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