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0|回复: 0

猪痘症状及防治措施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0
发表于 2022-12-2 13:4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猪痘是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皮肤和粘膜上发生痘疹。其病原体有两种:一种是猪痘病毒,仅能使猪发病;另一种是痘苗病毒,能使牛、猪等多种动物感染。两种病毒无交叉免疫性。痘病毒对干燥的抵抗力较强,在干燥的痂皮中能存活6-8周。常用的消毒药如0.5%福尔马林等易使其灭活。
  
  一. 流行病学
  
  本病是由猪痘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在皮肤及某些粘膜上出现痘疹,只感染猪,常呈地方流行。本病常发生于仔猪和小猪,成年猪的抵抗力较强,猪痘主要通过损伤皮肤传染,在猪虱和其他吸血昆虫甚多、卫生状况不良的猪场和猪舍,**易发生猪痘。由于痘病毒在干痂中能生存很长时间,随着猪场成猪不断地被新猪更替,致使猪痘可以无限期地留存在猪群内。
  
  二. 临床症状
  
  潜伏期:猪痘感染的为3-6天;痘苗病毒感染仅2-3天。病猪体温升高,精神不振,食欲不减退,鼻、眼有分泌物。痘疹主要发生于驱干的下腹部、四肢内侧、鼻镜、眼皮、耳部等无毛和少毛部位。痘疹开始为深红色的硬结节,突出于皮肤表面,略呈半球状,表面平整,见不到水疱期即转为脓疱,并很快结成棕黄色痂块,脱落后变成白色斑块而痊愈,病程10-15天。另外在口、咽、气管、支气管等处若发生痘疹时,常引起败血症而**终引起死亡。
  
  本病多为良性经过,病死率不高,所以易被忽视,以致影响猪的生长发育,但在饲养管理不善或继发感染时,常使病死率增高,尤其是幼龄猪。
  
  三.防治措施  
  
  可用黄芪多糖、利巴韦林(目前该药已禁用)等抗病毒药物注射,用清热解毒的中药如板蓝根、黄芩、黄柏等拌料饲喂。溃烂的地方用紫药水、红霉素软膏涂布。同时用抗生素如环丙杀星、氟苯尼考等肌肉注射以防止继发感染。
  
  目前尚无疫苗可用于免疫,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结合本场防疫程序,在定期预防的基础上,应用百毒杀、菌毒灭等药品,按药品说明中等施药比例喷洒猪体、圈舍,消除病原。为防感冒可在每日气温高时喷洒,每日1次或隔日1次。一般5~7天以结痂、脱落后康复。如不怕麻烦,可涂擦碘酊、甲紫溶液,其治疗效果更好。对个别出现体温升高的患猪,可用抗菌素加退热药(青霉素、安乃近或安痛定等)控制细菌性并发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5 00:16 , Processed in 1.289559 second(s), 24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