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2|回复: 0

赤石脂禹余粮汤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2
发表于 2022-11-26 22:04: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备急千金要方》赤石脂禹余粮汤

伤寒服汤药而下利不止,心下痞坚,服泻心汤。竟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而利益甚,理中治中焦,此利在下焦治之方∶
禹余粮 赤石脂(各一斤,碎)
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三服,复利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治伤寒后下利脓血方∶
阿胶(一两) 黄柏(二两) 黄连(四两) 栀子仁(十四枚)
上四味 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纳阿胶更煎,令消,分为三服。(《甲乙》方无黄柏,有黄芩。)
治赤白下脓,小儿得之三日皆死,此有 虫在下部方∶
麝香 矾石 巴豆附子 真珠 雄黄(等分)
上六味治合,取桑条如箭竿长三寸,以绵缠头二寸,唾濡绵展,取药着绵上,纳谷道中半日,复易之,日再,神效。
引用:《备急千金要方》赤石脂禹余粮汤
下载:《备急千金要方》chm pdf 电子书 


《删补名医方论》赤石脂禹余粮汤

治久利不止,大肠虚脱,服理中丸而利益甚者。
赤石脂(捣碎,一斤) 禹余粮(捣碎,一斤)
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集注】柯琴曰∶甘、姜、参、术可以补中宫元气之虚,而不足以固下焦脂膏之脱。此利在下焦,故不得以理中之剂收功矣。然大肠之不固,无责在胃,关门之不闭,无责在脾,二石皆土之精气所结,实胃而涩肠,急以治下焦之标者,实以培中宫之本也。要知此证土虚而火不虚,故不宜于姜、附。若湿甚而虚不甚,复利不止者,故又当利小便也。
引用:《删补名医方论》赤石脂禹余粮汤
下载:《删补名医方论》chm pdf 电子书 


《医方考》赤石脂禹余粮汤

赤石脂 禹余粮(各一斤)
伤寒下之利不止,病在下焦者,此方主之。
下之利不止者,下之虚其里,邪热乘其虚,故利;虚而不能禁固,故不止;更无中焦之证,故曰病在下焦。涩可以固脱,故用赤石脂;重可以镇固,故用禹余粮。然惟病在下焦者可以用之。若病在中焦而误与焉!虚者则二物之寒,益坏中气;实者固而涩之,则邪无自而泄,必增腹胀且痛矣。慎之!
引用:《医方考》赤石脂禹余粮汤
下载:《医方考》chm pdf 电子书 


《医方论》赤石脂禹余粮汤

赤石脂 禹余粮
等分 杵碎煎。
利在下焦者,小肠之水不从膀胱化出也。故仲景有“服此汤,复利不止,当利其小便”之训。
引用:《医方论》赤石脂禹余粮汤
下载:《医方论》chm pdf 电子书 


《伤寒括要》赤石脂禹余粮汤

赤石脂 禹余粮
下利心下痞硬.服泻心已.复以它药下之.利不止.治以理中.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与赤石脂禹余粮汤.复下利.当利小便.
引用:《伤寒括要》赤石脂禹余粮汤
下载:《伤寒括要》chm pdf 电子书 


《伤寒论》赤石脂禹余粮汤

赤石脂一斤(碎,味甘温) 禹余粮一斤(碎,味甘平)
以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三服。
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石汤主之。
引用:《伤寒论》赤石脂禹余粮汤方
下载:《伤寒论》chm pdf 电子书 


《伤寒寻源》赤石脂禹余粮汤

赤石脂(一斤碎) 禹余粮(一斤碎)
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三服.
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粮汤主之.复利不止者.当利其小便.按此段经文.本已自解明白.利在下焦.关闸尽撤.急当固下焦之脱.石脂余粮固涩之品.性皆重坠.直走下焦.拦截谷道.修其关闸.此以土胜水之法.若复利不止.则又当通支河水道.以杀其下奔之势.而关闸始得完固.
引用:《伤寒寻源》赤石脂禹余粮汤
下载:《伤寒寻源》chm pdf 电子书 


《伤寒杂病论》赤石脂禹余粮汤

赤石脂一斤(碎) 太乙禹余粮一斤(碎)
右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鞕,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鞕,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
引用:《伤寒杂病论》赤石脂禹余粮汤方
下载:《伤寒杂病论》chm pdf 电子书 


《医宗金鉴》赤石脂禹余粮汤

赤石脂(碎)一筋太乙禹余粮(碎)一筋
右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方解】
柯琴曰:甘姜、参、术,可以补中宫元气之虚,而不足以固下焦脂膏之脱。此利在下焦,未可以理中之剂收功也。然大肠之不固,仍责在胃,关门之不紧,仍责在脾,此二味皆土之精气所结,能实胃而涩肠,盖急以治下焦之标者,实以培中宫之本也。要之此证是土虚而非火虚,故不宜于姜、附。若水不利而湿甚,复利不止者,则又当利其小便矣。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石汤主之。
【注】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设表里俱清,自然胃和思食而愈。今邪虽解,而心下痞□,胃虚结也;噫气不除,胃气逆也。然治痞之法,无出诸泻心汤。故于生姜泻心汤
方中,去芩、连、干姜,以病解无寒热之邪也。佐旋覆代赭石者,所以补虚宣气,涤饮镇逆也。
【集注】
方有执曰:解,谓大邪已散也。心下痞□,噫气不除者,正气未复,胃气尚弱,而伏饮为逆也。故用旋覆代赭石汤,以养正而散余邪也。
喻昌曰:大意重在噫气不除上。既心下痞□,更加噫气不除,则胃气上逆,全不下行,有升无降。所谓弦绝者,其声嘶;土败者,其声哕也。故用代赭石领人参下行,以镇安其逆气也。
汪琥曰:此噫气较前生姜泻心汤之干噫不同,是虽噫而不至食臭,故知其为中气虚也。
沈明宗曰:误下成痞,观此之发汗解后,亦可成痞。盖发汗、吐、下,皆伤内气。然最虚之处,便是容邪之处,所以微邪从虚内陷,浊阴上逆冲心,则心下痞□,而噫气不除也。
引用:《医宗金鉴》赤石脂禹余粮汤方
下载:《医宗金鉴》chm pdf 电子书 


《医宗金鉴》赤石脂禹余粮汤

治久痢不止,大肠虚脱,服理中丸而利益甚者。
赤石脂(捣碎)一斤 禹余粮(捣碎)一斤,右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集注】柯琴曰:甘姜,参,术可以补中宫元气之虚,而不足以固下焦脂膏之脱。此痢在下焦,故不得以理中之剂收功矣。然大肠之不固,仍责在胃,关门之不闭,仍责在脾。二石皆土之棈气所结,实胃而涩肠,急以治下焦之标者,实以培中宫之本也。要知此证土虚而火不虚,故不宜于姜,附。若湿甚而虚不甚,复痢不止者,故又当利小便也。
引用:《医宗金鉴》赤石脂禹余粮汤
下载:《医宗金鉴》chm pdf 电子书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赤石脂禹余粮汤

赤石脂 禹余粮
若痞而下利不止,服理中其利益甚者,病在下焦,不能收涩,不可温补中气。宜用赤石脂禹余粮以收涩下焦也。
引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赤石脂禹余粮汤
下载:《圆运动的古中医学》chm pdf 电子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9 10:01 , Processed in 1.296082 second(s), 23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