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6|回复: 0

赤小豆当归散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2
发表于 2022-11-26 22:05: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备急千金要方》赤小豆当归散

其人脉数,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鸠眼,得之七八日其四 黄黑,能食者脓已成也,治之之方。
以赤小豆三升渍之,令生牙足,乃复干之,加当归三两为末,浆水服方寸匕,日三,即愈。
引用:《备急千金要方》赤小豆当归散
下载:《备急千金要方》chm pdf 电子书 


《医宗金鉴》赤小豆当归散

赤小豆(浸令芽出,曝干)三升当归
右二味,杵为散,浆水服方寸匕,日三服。

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文,咽喉痛,唾脓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甲汤主之。

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甲汤,去雄黄蜀椒主之。
【注】
阴阳平,正气也;阴阳偏,邪气也;阴阳变,异气也。正气者,即四时令平之气也,中人为病,徐而浅;邪气者,即四时不和之气也,中人为病,速而危;异气者,非常灾疠之气也,中人为病,暴而死。所以过五日不治,以五藏相传俱受邪也。此气适中人之阳,则为阳毒;适中人之阴,则为阴毒,非后人所论阴寒极、阳热极之阴毒、阳毒也。观其所主之方,要不过升麻、甘草、当归、□甲、蜀椒、雄黄,而并不用大寒大热之药,则可知仲景所论阴毒阳毒,非阴寒极、阳热极之谓也。此二证即今世俗所称痧证是也。阳毒终属阳邪,故见面赤斑斑如锦文,唾脓血之热证。阴毒终属阴邪,故见面目青,身痛如被杖之寒证。二证俱咽喉痛者,以此证乃邪从口鼻下入咽喉,故痛也。
【按】
由此推之,凡邪所过之处无不痛也。故中此气之人,不止咽喉痛,身痛,甚至有心腹绞痛,大满大胀,通身络脉青紫暴出,手足指甲色如靛叶,口噤牙紧,心中忙乱,死在旦夕者。若谓必从皮毛而入,未有为病如是之速者也,是必从口鼻,而下入咽喉无疑。况阴毒反去雄黄、蜀椒,必传写之□。故治是证者,不必问其阴阳,但刺其尺泽、委中、手中十指脉络暴出之处出血,轻则用刮痧法,随即服紫金锭,或吐、或下、或汗出而愈者不少。若吐泻不止,厥逆冷汗,脉微欲绝,用炮附子、炮川乌、吴茱萸、丁香、生干姜、甘草,虚者加人参救之,亦多得生。
【集注】
王履曰:仲景虽有阴毒之名,其叙证不过面目青,身痛咽痛而已,并不言阴寒极盛之说。其升麻□甲汤,并不用大热药,是知仲景所论阴毒者,非阴寒之病,乃感天地恶毒异气入于阴经,故曰阴毒耳!后人谓阴寒极盛之证,称为阴毒,引仲景所叙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数语,却用附子散、正阳散等药。窃谓阴寒极盛之证,固可名为阴毒,然终非仲景所以立名之本意,后人所叙阴毒,与仲景所叙阴毒,自是两般,岂可混论。盖后人所叙阴毒,只是内伤冷物,或暴寒所中,或过服寒凉药,或内外俱伤于寒而成耳!非天地恶毒异气所中者也。
李□曰:赵献可云:此阴阳二毒,是感天地疫疠非常之气,沿家传染,所谓时疫证也。观方内「老小再服」可见。
引用:《医宗金鉴》赤小豆当归散方
下载:《医宗金鉴》chm pdf 电子书 


《医宗金鉴》赤小豆当归散

(方见狐惑)

寸口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击,此名曰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
【注】
详见『伤寒·辨脉篇』内,不复释。

火邪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按】
此方是治火逆惊狂者,与首条之脉动惊病不合,必是错简。
引用:《医宗金鉴》赤小豆当归散
下载:《医宗金鉴》chm pdf 电子书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赤小豆当归散

赤小豆 三钱 当归 二钱 赤小豆即红饭豆
治先血后便者。
木气虚则疏泄盛,故未便而血先下。湿阻木气之病也。当归大补木气,赤小豆泄湿调木也。
引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赤小豆当归散
下载:《圆运动的古中医学》chm pdf 电子书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赤小豆当归散

方见前
治狐惑汗出目赤如鸠眼,四眦皆黑者。
狐惑汗出,木气疏泄。湿热蒸熏,故目赤眦黑。赤小豆除湿调木,当归养木气也。此赤小豆乃红饭豆。
引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赤小豆当归散
下载:《圆运动的古中医学》chm pdf 电子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10 00:10 , Processed in 1.312361 second(s), 24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