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9|回复: 0

地麻黄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2
发表于 2022-11-26 22:26: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药大辞典》:地麻黄

【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拼音名】Dì Má Huán
【别名】粟米草(《植物名实图考》),地杉树(《贵州民间药物》),鸭脚瓜子草(《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番杏科植物粟米草的全草。5~6月采收.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10~30厘米,全体无毛。直根较细,黄白色。茎倾斜,有棱,多分枝,叶3~5片似轮生,根出叶倒卵形或长椭圆形;茎生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全缉,无柄。歧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小形,红褐色,有短柄;花被5,分离;雄蕊3~5,与花被互生;子房上位,3室,花柱3,短。蒴果胞背开裂,种子多数,圆肾形,棕黑色,有瘤状突起。
【生境分布】生于荒地沙土,及河坝等处。分布我国中部至西南部。
【性味】《贵州民间药物》:"淡微涩,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腹痛泄泻,皮肤热疹,火眼。
《广西药植名录》:"抗菌消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烂包寸口或塞鼻。
【附方】①治腹痛泄泻:粟米草一两,青木香、仙鹤草各五至六钱。水煎,早晚各服一次。(《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②治皮肤热疹:地麻黄捣烂包寸口。(《贵州民间药物》)
③治火眼:地麻黄嫩尖七朵,九里光嫩叶七张。两药混合捣烂塞鼻内,左眼痛塞右鼻孔,右眼痛塞左鼻孔。(《贵州民间药物》)
【摘录】《中药大辞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15 11:31 , Processed in 1.108280 second(s), 23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