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7|回复: 0

树欲静而风不止!玉米又添了新变数!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0
发表于 2022-12-16 13:5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知不觉,就到了12月中旬了,距离阳历年结束还有半个月时间,而距离春节也就只剩一个多月的时间了。
          在较早的时候,我们曾根据玉米的各种走势情况分析,年前玉米的走势是基本可预见的,即大涨大跌均难有,大概率是涨跌震荡。
          但是在11月的时候发生了一次“意外”。
          11月份,多地疫情封控使玉米的流通发生了变化。由于上量持续减少,企业促粮心切,不断提价促量,于是玉米价格一度也冲上了历史新高。不过随着封控结束后,上量激增,价格逐渐回归供需。
          所以可以说,11月的封控带来的只是阶段性的影响,并不影响全局。
          而随着封控解除后,从玉米的走势变化来看,也基本呈现出震荡走势。
          首先山东玉米价格的震荡是最大的,先是持续回落,多家企业一天多次下调价格,甚至一度跌得令人有点发毛。不过山东依旧是老剧本,依旧是“看车下菜碟”,因此随着一波短暂的上量激增后,随着上量回落,价格止跌回涨。不过,近日随着上量增加,价格又开始震荡了。
          而华北变化次之,但也基本是紧跟山东的起伏脚步。
          而东北震荡幅度最小,随着区域走势的分化,联动性减弱以后东北地区就基本自成一派了,虽然东北是粮源的重头戏,但是惜售情绪也是最浓的,总体流通有限,难以形成太大的波动。
          如果按照这个趋势走下去,那么玉米的走势大概率就是延续窄幅震荡的模式。但是事情总有例外,因为玉米又有了新变数:
          第一个变数是随着防控调整后,虽然运输通畅了,但是随着各地感染人数增加,成为影响玉米上量流通的新因素。
          比如最近华北地区的这波感染就是从河北至北京等地,对玉米的流通上量形成了新的影响。而根据专家预测,接下来的一个多月将是感染的高峰期。算算时间,也就是说,年前的这段时间也正好是感染高峰期。
          而随着感染高峰期的到来,势必会再次影响玉米的上量及流通,那么玉米的走势也会被再次割裂。
          第二个变数是近期进口玉米价格不断走弱,虽然直接影响并不在年前,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年前的玉米价格形成压制,导致玉米“天花板”下移。
          近期国际玉米价格不断走低,一方面是全球对于通胀见顶、经济衰退的预期越来越强烈,大宗商品价格普遍回落,再加上黑海港口协议延长后,乌克兰粮食得以继续出口,也使得玉米走势逐渐缓和。
          而另一方面,根据美国能源环保署公布的2023~2025年生物燃料的掺混量来看,并不及预期,使得美玉米需求回落,价格走弱。
          由此导致我国进口玉米到港成本不断回落,当前已落在2800-2900元/吨左右的位置上了。虽然我们之前说过,年前进口玉米对国内市场影响较小,但是在价格压力下,也使得国内玉米的“天花板”开始下移。
          第三个变数防控调整后,小麦价格持续走低,使得玉米的市场情绪难以高涨。
          随着防控调整后,小麦价格也同样迎来了回落,但近期麦价一直疲软,部分报价再次在1.6元/斤的边缘徘徊。虽然说小麦已退出饲用替代,但在市场来看,仍然会将小麦价格视为玉米价格波动的天花板,因此小麦持续走弱也使得玉米市场的看涨情绪跟着变弱。
          所以综合来看,年前玉米的变数使得玉米在年前走跌的几率变小,但走高的空间也变窄。但是这么一来,风险可能会更加向后推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5 21:08 , Processed in 1.495417 second(s), 24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