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9|回复: 0

大黄甘草汤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2
发表于 2022-11-26 22:42: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备急千金要方》大黄甘草汤

治食已即吐方。
大黄(四两) 甘草(二两)
上二味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分再服。
治春夏时行伤寒,寒伤于胃,胃冷变 方∶
橘皮 桂心 葛根(各二两) 白茅根(一升)
上四味 咀,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数进,服尽更合。有热去桂。
治伤寒后哕,干呕,不下食方∶
生芦根 青竹茹(各一升)粳米(三合) 生姜(一两)
上四味 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不止,服三剂。
又方 芦根(切一升) 橘皮 通草(各三两) 粳米(三合)
上四味 咀,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分三服。
治病患干呕方∶
取羊乳汁,饮一杯。
治哕方∶
煮豉三升,饮汁佳。
又方 空腹服姜汁一升。
又方 煮芦根浓汁,饮之。
治恶心方∶
苦瓠穣并子一升碎,以酒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须臾吐,并下如虾蟆衣三升。
又方 服童子小便百日,佳。
又方 麻子一升,熬令香熟,捣,取酒三升,熟研,滤取一升,饮尽,日二服。服尽一石瘥。
治食饮辄吐方∶
顿服生熟汤三升,即止。
引用:《备急千金要方》大黄甘草汤
下载:《备急千金要方》chm pdf 电子书 


《退思集类方歌注》大黄甘草汤

治食已即吐。
大黄(四两) 甘草(一两) 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调胃承气(汤)硝黄草,甘缓微和将胃保。(用甘草缓硝、黄留中泄热,微和胃气,勿令大泄下,故曰“调胃”,非恶硝、黄伤胃而用甘草也。)胸痛(热邪已结)不满(痛而不满,邪结在血分而不在气分。)心中烦,热结在胃阴津燥。(故心烦也)不用朴实伤上焦,(不用浓朴、枳实,恐伤上焦氤氲之气,且恐辛燥重劫胃津也。)中焦燥实服之好。便秘肤燥瘀血(发)狂,当归承气汤宜讨。(加当归入血润燥,与桃仁承气同意。)《金匮》大黄甘草汤,食已即吐义当考。(《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逆冲上,皆属于火。”此食已即吐,是有火也。升而不降,则当逆而折之,引令下行,故用此法。若朝食暮吐,仍然完谷,是无火也,忌服。)
引用:《退思集类方歌注》大黄甘草汤
下载:《退思集类方歌注》chm pdf 电子书 


《医宗金鉴》大黄甘草汤

大黄四两甘草一两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
【注】
病人欲吐,上越之势方盛,故不可下之。若病人吐后,其势衰矣,因其衰而济之,故已吐有可下之法也。
【集注】
徐彬曰:治病之法,贵因势利导,故「内经」曰:在上者越之,在下者竭之。今病欲上吐,不可强之使下,凡病皆然。故曰: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
程林曰:按「欲」字,乃吐而未吐之义。

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生姜半夏汤主之。
【注】
此承上条,详申欲吐之状,以明其治也。喘者呼吸气急也,似喘不喘,谓胸中似喘之不快,而不似喘之气急也。呕者吐物而有声也,似呕不呕,谓似作呕之状,而不似呕之有物也,哕者干呕也,似哕不哕,谓似乎哕之有声,而不似哕之声连连也。胸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总形容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心中愦乱无奈,懊□欲吐之情状也,故以半夏降逆,生姜安胃也。
【集注】
沈明宗曰: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诚不是喘,不是呕,不是哕也。彻者,通也,竟是通心中愦愦然无奈,即泛泛恶心之义也。
引用:《医宗金鉴》大黄甘草汤方
下载:《医宗金鉴》chm pdf 电子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10 04:41 , Processed in 1.446244 second(s), 24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