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4|回复: 0

六十一、脾瘅胆瘅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0
发表于 2023-2-8 13:34: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素问・奇病篇》)
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瘅,热病也。五气,五味之所化也。)
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故五味入胃,则津液在脾。脾属土,其味甘,脾气通于口,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肥甘太过,故发为病。)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肥者,味浓助阳,故能生热。甘者,性缓不散,故能留中。热留不去,久必伤阴,其气上溢,故转变为消渴之病。)治之以兰,除陈气也。(兰草性味甘寒,能利水道,辟不祥,除胸中痰癖,其气清香,能生津止渴,润肌肉,故可除陈积蓄热之气。)
帝曰∶有病口苦,取阳陵泉,口苦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病名曰胆瘅。(阳陵泉,足少阳胆经穴,口苦者病在胆,故病名胆瘅。)夫肝者,中之将也,取决于胆,咽为之使。(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夫谋虑在肝,无胆不断,故肝为中之将而取决于胆也。又足少阳之脉上挟咽,足厥阴之脉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是肝胆之脉皆会于咽,故咽为之使。使,上声。)此人者,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治之以胆募俞,(数谋虑不决则肝胆俱劳,劳则必虚,虚则气不固,故胆气上溢而口为之苦。胆募在肋,本经之日月也,胆俞在背,足太阳之穴也,并前阳陵泉者共六穴,皆可以治之。)治在阴阳十二官相使中。(治当作论,即《灵兰秘典论》也。详藏象类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5 07:23 , Processed in 1.195758 second(s), 23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