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7|回复: 0

附子理中汤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2
发表于 2022-11-27 01: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妇人大全良方》附子理中汤

治五脏中寒,口噤、四肢强直,失音不语。昔有武士守边,大雪出帐外观瞻,忽然晕倒,时时继作,随行医官灌以此药,两剂遂醒。
大附子(炮) 人参(去芦) 干姜(炮) 甘草(炙) 白术(等分)
上细锉,每服四钱重。水一盏半,煎七分,去滓,不以时候服。口噤,斡开灌之。
开庆己未年七月间,裕斋马观文夫人曹氏,病气弱倦怠,四肢厥冷,恶寒自汗,不进饮食。一医作伏暑治之,投暑药;一医作虚寒治之,投热药;无效。召仆诊之,六脉虽弱而两关差甚。裕斋问曰∶此何证也?仆答曰∶以脉说之,六部虽弱而关独甚,此中焦寒也。中焦者,脾也;脾胃既寒,非特但有是证,必有腹痛、吐泻之证。今四肢厥冷,四肢属脾,是脾胃虚冷,无可疑者。答曰∶未见有腹痛、吐泻之证,合用何药治之?仆答曰∶宜用附子理中汤。未服药间,旋即腹痛而泻,莫不神之!即治此药,一投而瘥。
引用:《妇人大全良方》附子理中汤
下载:《妇人大全良方》chm pdf 电子书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附子理中汤

治五脏中寒,口噤,四肢强直,失音不语。昔有武士守边,大雪,出帐外观瞻,忽然晕倒,时林继作随行医官,灌以此药两剂遂醒。
大附子(炮去皮脐) 人参 干姜(炮) 甘草(炙) 白术(各等分)
上为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煎七分,去滓,不以时服;口噤,则斡开灌之。
引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附子理中汤
下载:《三因极一病证方论》chm pdf 电子书 


《时方歌括》附子理中汤

即理中汤(见真方歌括太阴篇.)加附子炮二钱.
陈修园曰.理中汤.以参草补阴.姜术补阳.和平之药.以中焦为主.上交于阳.下交于阴.为吐泻等症而立法.原无加附子之法.若加附子.则偏重下焦.不可名为理中矣.然脾肾俱寒.吐后而大泻不止.须用附子回其真阳.而门户始固.必重加此一味而后效.但既加附子.而仍名理中.命名不切.此所以为时方也.又有再加肉桂.名桂附理中汤.则立方不能无弊矣.盖以吐泻阴阳两脱.若用肉桂.宣太阳之腑气.动少阴之脏气.恐致大汗.为亡阳之坏症也.
引用:《时方歌括》附子理中汤
下载:《时方歌括》chm pdf 电子书 


《医方考》附子理中汤

人参 甘草(炙) 附子(制) 干姜(炒) 白术(炒,各一钱)
脾肺虚寒,痰涎壅塞,少有动作,喘嗽频促,脉来迟细者,此方主之。
此证为虚而脉为寒也。虚则宜补,参、术、甘草所以补虚;寒则宜温,干姜、附子所以温寒。
引用:《医方考》附子理中汤
下载:《医方考》chm pdf 电子书 


《医方考》附子理中汤

人参 甘草(炙) 附子(制) 干姜(炒) 白术
四曰∶形寒饮冷伤肺。肺伤则短气咳嗽,脉来微迟者,宜此方主之。
形寒者,形气虚寒也。饮冷者,复饮冷物也。热则气壮,寒则气怯,今肺为寒冷所伤,故令气短;水寒射肺,肺不能容,故令咳嗽。脉来微者为虚,迟者为寒。损其肺者益其气,故用参、术、甘草。寒者温之,故用附子、干姜。
引用:《医方考》附子理中汤
下载:《医方考》chm pdf 电子书 


《医方考》附子理中汤

附子(去皮脐,炮) 干姜(炮) 人参(去芦) 白术(炒) 甘草(炙)
口食冷物,客寒犯胃,中焦痛甚,脉沉迟者,急以此方主之。
凡吞冰饮泉及一切冷物,食之过其分量,则寒气凝于中焦,故令肚腹大痛。脉来沉者为里,迟者为寒。是方也,干姜、附子之辛热,所以温中散寒。人参、白术、甘草之甘温,所以益胃于被伤之后也。
引用:《医方考》附子理中汤
下载:《医方考》chm pdf 电子书 


《医方考》附子理中汤

附子 干姜 人参 甘草 白术
腹痛额头黧黑,手足收引,脉来沉下,无气以息者,中寒暴死也,此方主之。
腹痛病因固有数种,但额头黧黑、手足收引、脉来沉下,则中寒之验也。所以无气以息者,呼出主阳,吸入主阴,三阴受其真寒,则病不能吸。吸亡,则呼不能独存矣,故令人暴死。寒者温之,故用附子、干姜。乃人参、白术、甘草,所以生其呼吸之气也。进药后,更着艾灸其关元,此内外交治之法。是证也,有死一日夜而治之复苏者,幸勿因其危而忽之。
引用:《医方考》附子理中汤
下载:《医方考》chm pdf 电子书 


《瘴疟指南》附子理中汤

治瘴毒发热烦渴闷乱.外热内寒.自利呕逆.手足厥冷.
大附子(炮去皮脐) 人参(去芦) 炙甘草炮干姜白术(去芦土炒)
上各等分水煎温服.如欲饮冷则冷服.瘴病发热烦渴.是心肺之阳不降而然.自利呕逆.手足冷.是脾土无阳虚寒而然是方也.寒淫于内.治以辛热.干姜附子之辛热以治内寒.吐利则脾虚.脾虚者以参术甘草之甘补.大附子能引上焦之阳入于中焦.则烦热退中焦暧则吐利除.
引用:《瘴疟指南》附子理中汤
下载:《瘴疟指南》chm pdf 电子书 


《冯氏锦囊秘录》附子理中汤

治脾胃虚寒,饮食不化,或手足厥冷,胸腹切痛,或痰气不利,口舌生疮,或呕吐泄下等症。去附子即名人参理中汤。
人参(去芦,一两) 白术(土炒,二两) 干姜(炮,一两) 甘草(炙,二两) 附子(制熟,一枚) 每服八钱,水煎服。
人有元阳,命曰真火,此火一衰则不能生土,而资生之本大虚,今以附子回少火,干姜暖中州,而参,术、甘草为火补气,气旺则火足而脾土自能健运。《经》曰∶气主煦之。又曰∶寒淫所胜,平以辛热。即补火之谓也。夫心上肾下肝左肺右,而脾独居中,中气空虚,四脏不能相生,得此方以理之,则万物之母安而四脏皆得禀矣,故曰理中汤。去参术即名四逆汤,为四肢厥逆者设也。
引用:《冯氏锦囊秘录》附子理中汤
下载:《冯氏锦囊秘录》chm pdf 电子书 


《医学心悟》附子理中汤

治寒邪中于太阴,呕吐清涎沫,腹中冷痛,或下利清谷,吐蛔虫,脉来沉
干姜 附子 炙甘草(各一钱) 人参(二钱) 白术(二钱)
水煎服。寒甚者,加干姜二钱;渴欲得水,加人参、白术各一钱;当脐有动气,去白术加肉桂一钱;吐多者,加生姜一钱五分;下利多者,倍加白术;悸者,加茯苓一钱五分;腹满者,去参、术,加陈皮、半夏、砂仁各八分,附子一钱五分;盖温即是补。
引用:《医学心悟》附子理中汤
下载:《医学心悟》chm pdf 电子书 


《医学心悟》附子理中汤

(见中寒)
治寒风中脏,阴冷极盛,脱证随见,此风水相遭而为寒风者急服此药,犹可得生。夫病属脱证,设误用疏通开窍之药,如人既入井而又加之以石也,必须参、附大剂饮之,方为合法。
引用:《医学心悟》附子理中汤
下载:《医学心悟》chm pdf 电子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13 14:00 , Processed in 1.094978 second(s), 23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