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6|回复: 0

甘草粉蜜汤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2
发表于 2022-11-27 01:2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伤寒杂病论》甘草粉蜜汤

甘草二两 白粉一两(即铅粉) 蜜四两
右三味,以水三升,先煮甘草,取二升,去滓,纳粉蜜搅令和,煎如薄粥,温服一升,差,止后服。
厥阴病,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紧则不欲食,邪正相搏,即为寒疝,绕脐而痛,手足厥冷,是其候也;脉沉紧者,大乌头煎主之。
引用:《伤寒杂病论》甘草粉蜜汤方
下载:《伤寒杂病论》chm pdf 电子书 


《医宗金鉴》甘草粉蜜汤

甘草二两粉一两蜜四两
右三味,以水三升,先煮甘草,取二升,去滓,内粉蜜,搅令和,煎如薄粥,温服一升,差即止。
【集解】
李□曰:蛔得甘则动,其性喜故也。胡粉有毒能杀虫,置粉于甘草蜜汤中,诱蛔食之也。

蛔厥者,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藏寒,蛔上入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
【按】
此为藏寒之「此」字,当是「非」字,若是「此」字,即是藏厥,与辨蛔厥之义不属。
【注】
蛔厥者,谓蛔痛手足厥冷也。若藏寒痛厥,则不吐蛔,此蛔厥、藏寒之所由分也。静而时烦,乃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又吐又烦,是蛔闻食臭出故也。主之乌梅丸者,以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方中大酸、大辛、大苦,信为治虫之要剂也。
引用:《医宗金鉴》甘草粉蜜汤方
下载:《医宗金鉴》chm pdf 电子书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甘草粉蜜汤

炙甘草 二钱 白粉 一钱 蜂蜜 四钱 白粉即是铅粉。
治蛔虫为病,吐涎心痛,发作有时者。
蛔乃木气所生,蛔动而上行,故心痛而吐涎沫。蛔动不定,故发作有时。白粉杀虫,甘草蜜蜂保中气也。
引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甘草粉蜜汤
下载:《圆运动的古中医学》chm pdf 电子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13 13:30 , Processed in 1.194365 second(s), 24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