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8|回复: 0

瓜蒂散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2
发表于 2022-11-27 01:5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妇人大全良方》瓜蒂散

疗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喉咽不得息者,此为胸中有痰也。当吐之,宜服此。
瓜蒂(炒黄) 赤小豆(各半两)
上为细末,取一钱匕,豉一合,汤七合,先渍之,须臾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温、顿服。不吐,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诸亡血、虚家不可与之。(脉微,大忌令人吐)
引用:《妇人大全良方》瓜蒂散
下载:《妇人大全良方》chm pdf 电子书 


《备急千金要方》瓜蒂散

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坚,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宜吐之方。
瓜蒂 赤小豆(各一两)
上二味治下筛,取一钱匕,香豉一合,熟汤七合煮作稀粥,去滓,取汁和散,温顿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张文仲以白汤三合和服。)
引用:《备急千金要方》瓜蒂散
下载:《备急千金要方》chm pdf 电子书 


《仁术便览》瓜蒂散

吐而口噤者,先用搐鼻药。
瓜蒂(炒)赤小豆(各等分)
上为末,用香豉一合,水二盏,煮作稀粥,去渣取三分之一,和药末一钱顿服之。不吐少加,得快乃止。吐不止,以麝香少许水调服,解之。气厥身凉,用苏合香丸,或八味顺气散。今用紫金丹,姜汁磨服,甚妙。气虚厥脉细者,用四君子汤。痰厥脉弦,用玉枢丹,或牛黄丸,或白术、竹沥。
又方 用大半夏三十个、巴豆二十个为末,丸小豆大,朱砂为衣,每服一丸,姜汤送下。
引用:《仁术便览》瓜蒂散
下载:《仁术便览》chm pdf 电子书 


《删补名医方论》瓜蒂散

治胸中痞硬痰饮,一切实邪,及气冲咽不得息者,用此吐之。
瓜蒂(熬黄,一分) 赤小豆(一分)
上二味,各别捣筛,为散已,合治之。取一钱匕,以香豉一合,热汤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温,顿服之。不吐者,少少加服,得快吐乃止。
【注】胸中者,清阳之府,诸邪入胸,皆阻阳气不得宣达,以致胸满痞硬,热气上冲,燥渴心烦,温温欲吐,脉数促者,热郁结也。胸满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手足寒冷,欲吐不能吐,脉迟紧者,寒郁结也。凡胸中寒热与气与饮郁结为病,谅非汗下之法所能治,必得酸苦涌泻之品,因而越之,上焦得通,阳气得复,痞硬可消,胸中可和也。瓜蒂极苦,赤豆味酸,相须相益,能除胸胃中实邪,为吐剂中第一品也。而佐香豉粥汁合服者,藉谷气以保胃气也。服之不吐,少少加服,得快吐而即止者,恐伤胃中元气也。此方奏功之捷,胜于汗下。所以三法鼎立,今人不知岐伯、仲景之精义,置之不用,可胜惜哉!
引用:《删补名医方论》瓜蒂散
下载:《删补名医方论》chm pdf 电子书 


《是斋百一选方》瓜蒂散

治心风吐药瓜蒂散,《全生指迷方》。张德明阁中服之吐涎甚多,遂安。又以医陈武功亦效。
瓜蒂末 赤小豆末(等分)
上二味研匀,热米饮调一钱,羸人半钱,得吐即止。德明阁中服三钱方吐,数日后又服,遂
引用:《是斋百一选方》瓜蒂散
下载:《是斋百一选方》chm pdf 电子书 


《汤头歌诀》瓜蒂散

(仲景)中赤小豆,(甜瓜蒂炒黄与赤小豆为末,热水或 水调,量虚实服之。)或入藜芦郁金凑。(张子和去赤豆加藜芦、防风,一方去赤豆加郁金、韭汁,俱名三圣散。鹅翎探吐,并治风痰。)此吐实热与风痰,(瓜蒂吐实热,藜芦吐风痰。)虚者参芦(散)一味勾。(虚人痰壅不得服瓜蒂者,以参芦代之,或加竹沥。)若吐虚烦栀豉汤,(仲景,栀子十四枚,豉四合,治伤寒后虚烦。)剧痰乌附尖方透。(丹溪治许白云,用瓜蒂、栀子、苦参、藜芦,屡吐不透,后以浆水和乌附尖服,始得大吐。)古人尚有烧盐方,一切积滞功能奏。(烧盐热汤调服,以指探吐,治霍乱、宿食、冷痛等症。《千金》曰∶凡病宜吐,大胜用药。)
引用:《汤头歌诀》瓜蒂散
下载:《汤头歌诀》chm pdf 电子书 


《医方考》瓜蒂散

甜瓜蒂七枚(为末)
大豆煎汤调下五分。
凡病 ,气塞不通者,此方三吐之。
苦能涌泄,故用瓜蒂以吐之;甘能调胃,故用大豆以和之。
引用:《医方考》瓜蒂散
下载:《医方考》chm pdf 电子书 


《医方考》瓜蒂散

瓜蒂 赤小豆 淡豆豉(各五分)
疸证腹满欲吐,鼻燥,脉浮者,宜以此方吐之。酒疸欲吐者同。
腹满欲吐,邪在上也。鼻燥者,邪在气分也。脉浮者,邪未尽入于里也。吐中有发散之义,故吐于浮脉正宜。瓜蒂苦而善涌,赤小豆平而解热,淡豆豉腐而胜燥,此古人之宣剂也。

引用:《医方考》瓜蒂散
下载:《医方考》chm pdf 电子书 


《医方考》瓜蒂散

苦瓜蒂(略炒) 赤小豆(各五分)
伤寒,胸中多痰,头痛者,此方吐之。
胸中多痰,便是实证,与虚烦不同;痰热交淫,故令头痛。经曰∶苦能涌泄。瓜蒂,苦物也,故用之在上则涌胸中实痰。陶隐君曰∶燥可去湿,赤小豆之属是也。此用之为佐,亦是燥其湿痰之意。是方也,吐痰诚为快利,诸亡血虚象,则又在所禁矣!盖血亡而复用吐,则气亦去;虚象而复用吐,则损其阴。
引用:《医方考》瓜蒂散
下载:《医方考》chm pdf 电子书 


《医方论》瓜蒂散

甜瓜蒂(炒黄) 赤小豆
共为末,热水或酸齑水调下。
“高者因而越之”,经有明训,即吐法也。后人视为畏途,久置不讲,殊不知痰涎在胸膈之间,消之匪易,因其火气上冲之势,加以吐法,使倾筐倒箧而出之,则用力少而成功多,瓜蒂散之类是也。且吐必有汗,故并可治风治黄。惟注中“食填太阴,欲吐不出”二语,须与申明∶盖饮食必先入胃,食填太阴者,非既出胃而入脾也,乃胃气窒塞,使脾气不通耳。
又必新入之食,尚为完谷,故可用吐,若经宿之后,将为燥粪滞于胃中,便宜攻下,岂可尚用吐法乎!
引用:《医方论》瓜蒂散
下载:《医方论》chm pdf 电子书 


《内外伤辨》瓜蒂散

瓜蒂 赤小豆(以上各等分)
上二味,为极细末,每服一钱匕,温浆水调下,取吐为度。苦不至两手尺脉绝无,不宜便用此药,恐损元气,令人胃气不复。若止是胸中窒塞,闷乱不通,以指探去之;如不得吐者,以物探去之,得吐则已。如食不去,用此药去之。
解云∶盛食填塞于胸中,胸中为之窒塞,两手寸脉当主事,两尺脉不见,其理安在?胸中有食,故以吐出之。食者,物也。物者,坤土也,是足太阴之号也。胸中者,肺也,为物所填。肺者,手太阴金也,金主杀伐也;与坤土俱在于上,而旺于天。金能克木,故肝木生发之气伏于地下,非木郁而何?吐去上焦阴土之物,木得舒畅,则郁结去矣。
食塞于上,脉绝于下,若不明天地之道,无由达此至理。水火者,阴阳之征兆,天地之别名也,故曰独阳不生,独阴不长。天之用在于地下,则万物生长矣;地之用在于天上,则万物收藏矣。此乃天地交而万物通也,此天地相根之道也。故阳火之根本于地下,阴水之源本于天上,故曰水出高源。故人五脏主有形之物,物者阴也,阴者水也,右三部脉主之,偏见于寸口,食塞其上,是绝五脏之源,源绝则水不下流,两尺竭绝,此其理也,何疑之有?
引用:《内外伤辨》瓜蒂散
下载:《内外伤辨》chm pdf 电子书 


《伤寒括要》瓜蒂散

瓜蒂 赤小豆 香豉
病如桂枝症.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此胸有寒也.当以瓜蒂散吐之. 病在上者.因而越之.邪客胸中.至气冲不得息.非吐之不可也.寒气在胸.瓜蒂之苦寒.从其.然此为快剂.重亡津液.与栀子豉汤.大不相侔也.故亡血虚家.特为申禁.
引用:《伤寒括要》瓜蒂散
下载:《伤寒括要》chm pdf 电子书 


《伤寒论》瓜蒂散

瓜蒂一分(熬黄,味苦寒) 赤小豆一分(味酸温)
右二味,各别捣筛,为散已,合治之,取一钱匕。以香豉一合,用热汤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温顿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诸亡血虚家,不可与瓜蒂散。
病胁下素有痞,连在脐傍,痛引少腹,入阴筋者,此名藏结。死。
伤寒病,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者,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太阳少阳并病,心下硬,颈项强而眩者,当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
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引用:《伤寒论》瓜蒂散方
下载:《伤寒论》chm pdf 电子书 


《伤寒明理论》瓜蒂散

华佗曰.四日在胸.则可吐之.此迎而夺之之法也.千金方曰.气浮上部.填塞心胸.胸中满者.吐之则愈.此随证治之之法也.大约伤寒四五日.邪气客于胸中之时也.加之胸中烦满.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则为吐证具.乃可投诸吐药.而万全之功有之矣.瓜蒂味苦寒.内经曰.湿气在上.以苦吐之.寒湿之气.留于胸中.以苦为主.是以瓜蒂为君.赤小豆味酸涩.内经曰.酸苦涌泄为阴.分涌膈实.必以酸为佐.是以赤小豆为臣.香豉味苦寒.苦以涌泄.寒以胜热.去上膈之热.必以苦寒为辅.是以香豉为使.酸苦相合.则胸中痰热涌吐而出矣.其于亡血虚家.所以不可与者.以瓜蒂散为峻剂.重亡津液之药.亡血虚家.补养则可.更亡津液.必不可全.用药君子.必讲究焉.
瓜蒂(君一分熬黄) 赤小豆(臣一分)
上二味.各别捣筛为散.已合治之.取一钱七.以香豉一合.用熟汤七合.煮作稀糜.去渣取汁.和散温顿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诸亡血虚家.不可与瓜蒂散.
引用:《伤寒明理论》瓜蒂散方
下载:《伤寒明理论》chm pdf 电子书 


《伤寒寻源》瓜蒂散

瓜蒂(熬黄) 赤小豆(各一分)
上二味.各别捣筛为散已.合治之取一钱匕.以香豉一合.用热汤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和散.顿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诸亡血虚家.不可与之.
凡邪在胸中者宜吐.所谓在上者因而越之是也.三味皆探吐之品.必煮作稀糜.留恋中焦.方得引邪上涌而出.栀豉汤吐虚邪.此方以吐实邪.同一吐法.而所主不同.
引用:《伤寒寻源》瓜蒂散
下载:《伤寒寻源》chm pdf 电子书 


《伤寒杂病论》瓜蒂散

瓜蒂一分(熬) 赤小豆一分
右二味,各别捣筛,为散已,合治之,取一钱匙,以香豉一合,用热汤七合,煮作稀糜,去津,取汁,和散温顿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诸亡血虚家,不可与。
病胁下素有痞,连在脐旁,痛引少腹,入阴筋者,此名脏结,死。
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引用:《伤寒杂病论》瓜蒂散方
下载:《伤寒杂病论》chm pdf 电子书 


《伤寒杂病论》瓜蒂散

瓜蒂一分 赤小豆一分
右二味,杵为散,以香豉七合,煮取汁,和散一钱匙,温服之,不吐稍加,得吐止后服。
引用:《伤寒杂病论》瓜蒂散方
下载:《伤寒杂病论》chm pdf 电子书 


《伤寒杂病论》瓜蒂散

瓜蒂 赤小豆。
右二味,各等分,异捣筛,合纳臼中,更治之,别以香豉一合,用热汤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一钱匙,温顿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诸亡血,虚家,不可与也。
伤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
引用:《伤寒杂病论》瓜蒂散方
下载:《伤寒杂病论》chm pdf 电子书 


《伤寒杂病论》瓜蒂散

瓜蒂一分 赤小豆一分
右二味,杵为散,以香豉七合,煮取汁,和散一钱匙,温服之,不吐者少加之,以快吐为度而止。
霍乱呕、吐,下利清谷,手足厥冷,脉沉而迟者,四逆汤主之。
引用:《伤寒杂病论》瓜蒂散方
下载:《伤寒杂病论》chm pdf 电子书 


《医述》瓜蒂散

邪在营卫之间,惟汗是其出路,故立麻黄、桂枝二方。邪在胸腹之间,惟吐是其出路,故立瓜蒂、栀豉二方。瓜蒂散主胸中痞硬,治在上焦;栀豉汤主腹满而喘,治兼中焦。犹麻黄之主皮肤,桂枝之主肌肉。瓜蒂散,峻剂也,犹麻黄之不可轻用;栀豉汤,轻剂也,犹桂枝汤之可更用。故太阳表剂,多从桂枝加减;阳明表剂,多从栀豉加减。阳明用栀豉,既可用之以去邪,即可用之以救逆。今人但知汗为解表,不知吐亦为解表。知吐中便有发散之说,不知所以当吐之义。故于仲景大法,取其汗下,遗其吐法耳。(柯韵伯)
瓜蒂、栀豉,皆吐剂。要知瓜蒂吐痰食宿寒;栀豉吐虚烦客热。如未经汗、下,邪郁胸膈而痞满者,谓之实,宜瓜蒂散,此重剂也;已经汗、吐、下,邪热乘虚,客于胸中而懊 者,为虚烦,宜栀豉汤,此轻剂也。(《医方集解》)
引用:《医述》瓜蒂散、栀豉汤
下载:《医述》chm pdf 电子书 


《医宗金鉴》瓜蒂散

瓜蒂(熬黄)一分赤小豆一分
右二味,各别捣筛,为散已,合治之,取一钱匕,以香豉一合,用热汤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温顿服之。不吐者,少少加服,得快吐乃止。诸亡血虚家,不可与瓜蒂散。
【方解】
胸中者,清阳之府。诸邪入胸府,阻遏阳气,不得宣达,以致胸满痞□,热气上冲,燥渴心烦,嗢嗢欲吐。脉数促者,此热郁结也;胸满痞□,气上冲咽喉不得息,手足寒冷,欲吐不能吐,脉迟紧者,此寒郁结也。凡胸中寒热与气与饮郁结为病,谅非汗下之法所能治,必得酸苦涌泄之品,因而越之,上焦得通,阳气得复,痞□可消,胸中可和也。瓜蒂极苦,赤豆味酸,相须相益,能疏胸中实邪,为吐剂中第一品也。而佐香豉汁合服者,借谷气以保胃气也。服之不吐,少少加服,得快吐即止者,恐伤胸中元气也。此方奏功之捷,胜于汗下,所谓汗、吐、下三大法也。今人不知仲景、子和之精义,置之不用,可胜惜哉!然诸亡血虚家,胸中气液已亏,不可轻与,特为申禁。

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
【注】
此总释结胸与痞□之因也。中风阳邪,故曰病发于阳也。不汗而反下之,热邪乘虚陷入,因作结胸。伤寒阴邪,故曰病发于阴也。不汗而反下之,热邪乘虚陷入,因作痞□。所以成结胸与痞□者,以表未解而下之太早故也。病发于阴,不言热入者,省文耳。然病发于阳而误下者,未尝无痞□;病发于阴、而误下之,亦时成结胸。良由人之气体不同,或从实化,或从虚化也。
【集注】
张兼善曰:风邪入里则结胸,寒邪入里则为痞。然此皆太阳病之所由来,非别阴证阳证也。

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阳气内陷,心下因□,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处无汗,跻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
【按】
「数则为虚句」,疑是衍文。
【注】
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邪脉也,数则为热邪脉也,动则为诸痛脉也。头痛发热,太阳证也。热蒸于阳,阳虚则自汗出,热蒸于阴,阴虚则盗汗出,阴虚当恶热,今反恶寒,故知此非阴虚之盗汗,乃表未解之盗汗,微微而出也。表未解当解表,医反下之,遂使动数之热脉变为寒迟,盖动数乃表邪欲传,因下而逆于膈中,故不传而脉亦变也。表客阳邪,乘胃空虚,陷入胸膈而拒痛,短气不能布息,烦躁,心中懊□
,心下因□,迳从实化而为结胸矣。法当以大陷胸汤主之。若不从实化,不成结胸,但头汗出至颈,余处无汗,则热不得越也。小便不利,则湿不得泻也,热湿合化,故身必发黄也。
【集注】
成无己日:动数变迟,而浮脉独不变者,以邪结胸中,上焦阳分,脉不得而沉也。
朱震亨曰:太阳病、表未解而攻里,里已虚矣。虽见浮而动数之阳脉,一经误下,则必变为迟阴之脉矣。胃中空虚,短气躁烦,虚之甚矣。借曰:阳气内陷,心中因□而可迅攻之乎?大陷胸之力,不缓于承气,下而又下,宁不畏其重虚耶!即阳病实邪下后,若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者,亦以栀子豉汤吐胸中之邪可也。况太阳误下后,明有虚证乎?【按】震亨所论治,以栀子豉汤吐之,亦是未成结胸,从胸虚有热而化者宜也。若从胸虚有寒而化者,不论已成未成结胸,则又当从活人书温补法矣,不可混施也。
方有执曰:太阳之脉本浮,动数者亦传也。太阳本自汗,而言微盗汗,本恶寒,而言反恶寒者,稽久而然也。膈,心胸之间也。拒,格拒也。言膈气与邪气相格拒而为痛也。客气,邪气也。短气,促气不能布息也。懊□,心为邪乱而不宁也。阳气,客气之别名也,以本外邪,故曰客气。以邪本风,故曰阳气。以里虚因而陷入,故曰内陷。自若不结胸句至末,以变之轻者而言也。
引用:《医宗金鉴》瓜蒂散方
下载:《医宗金鉴》chm pdf 电子书 


《医宗金鉴》瓜蒂散

瓜蒂(熬黄)一分赤小豆(煮)一分
右二味,杵为散,以香鼓七合煮取汁,和散一钱匕温服之,不吐者少加之,以快吐为度而止。亡血及虚者,不可与之。

脉紧如转索无常者,有宿食也。
【注】
转索无常,紧脉之状也。若浮紧伤寒,沉紧冷痛,冷犯胃脘,谷气不行,故曰:有宿食也。

脉紧,头痛风寒,腹中有宿食不化也。(一云寸口脉紧)
【注】
脉紧头痛,是外伤风寒病也,脉紧腹痛,是内伤宿食病也。
【集注】
李□曰:按此脉与证,似伤寒而非伤寒者,以身不疼、腰脊不强故也。然脉紧亦有辨浮而紧者,为伤寒;沉而紧者,为伤食。『甲乙经』曰:人迎紧甚伤于寒,气口紧甚伤于食,则寒与食又以左右手为辨已,是以知腹中有宿食不化也。
引用:《医宗金鉴》瓜蒂散方
下载:《医宗金鉴》chm pdf 电子书 


《医宗金鉴》瓜蒂散

治胸中痞硬痰饮,一切实邪,及气冲咽不得息者,用此吐之。
瓜蒂(熬黄)一分 赤小豆一分,,右二味,各别捣筛,为散已,合治之。取一钱匕,以香豉一合,热汤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温,顿服之。不吐者,稍稍加服,得快吐乃止。
【注】胸中者,清阳之腑,诸邪入胸,皆阻阳气不得宣达,以致:胸满痞硬,热气上冲,燥渴心烦,嗢嗢欲吐,脉数促者,热郁结也。胸满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手足寒冷,欲吐不能吐,脉迟紧者,寒郁结也。凡胸中寒热,与气,与饮郁结为病,谅非汗下之法所能治,必得酸苦涌泻之品,因而越之,上焦得通,阳气得复,痞硬可消,胸中可和也。瓜蒂极苦,赤豆味酸,相须相益,能除胸胃中实邪,为吐剂中第一品也。而佐香豉粥汁合服者,藉谷气以保胃气也。服之不吐,稍稍加服,得快吐而即止者,恐伤胃中元气也。此方奏功之捷,胜于汗下,所以三法鼎立,今人不知岐伯,仲景之精义,置之不用,可胜惜哉!
引用:《医宗金鉴》瓜蒂散
下载:《医宗金鉴》chm pdf 电子书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瓜蒂散

瓜蒂 赤小豆
若病如荣卫之恶寒发热,但不头痛项强。而胸痞气冲,不得呼吸,此为胸中有痰。当用瓜蒂赤小豆涌吐胸中之痰也。此赤小豆乃半红半黑者,红如朱,黑如漆,有毒,非金匮赤小豆当归散之赤小豆。赤小豆当归散之赤小豆,乃食品之红饭豆。
引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瓜蒂散
下载:《圆运动的古中医学》chm pdf 电子书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瓜蒂散

痰实结在胸中,阳气不达,故肢冷脉乍紧。胸中窒塞,故烦而不能食,宜瓜蒂散以吐痰也。
引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瓜蒂散
下载:《圆运动的古中医学》chm pdf 电子书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瓜蒂散

瓜蒂 一分 赤小豆 三分
此赤小豆乃半黑半红者,红如朱黑如漆。治宿食在上脘者。
宿食在上脘,当用吐法。瓜蒂与赤小豆均味苦有毒,服下之后,胃不能留,故吐出。宿食亦即随之吐出。非此二物能将宿食吐出也。宿食在上脘,若误下之,中气受伤,食仍在胸,则下利而死。
引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瓜蒂散
下载:《圆运动的古中医学》chm pdf 电子书 


《儒门事亲》瓜蒂散

瓜蒂(七十五个) 赤小豆(七十五粒) 人参(半两,去芦) 甘草(半两或三钱五分)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或半钱,或二钱,量虚实加减用之,空心,齑汁调下服之。
引用:《儒门事亲》瓜蒂散
下载:《儒门事亲》chm pdf 电子书 


《医学心悟》瓜蒂散

瓜蒂(炒黄) 赤小豆(等分)
上研为细末,取一钱,用豉一撮,汤一碗,先渍之,须臾煎成稀糜,去渣,取汁和末药五分,温服,药下便卧,欲吐,且忍之,良久再吐,如不吐,复如前进一服,以手指探之即吐。如过时又不吐,饮热汤一升,以助药力。吐讫,便可食。若服药过多者,饮清水解之。
引用:《医学心悟》瓜蒂散
下载:《医学心悟》chm pdf 电子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14 06:05 , Processed in 1.234128 second(s), 24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