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2|回复: 0

桂枝新加汤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2
发表于 2022-11-27 02:3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伤寒寻源》桂枝新加汤

芍药 生姜(各一两) 人参(三两)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四两) 甘草(二两炙) 人参(三两) 生姜(四两) 大枣(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一斗一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分温服.
经云.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此汤主之.身疼痛.表未尽也.脉沉迟.里已虚也.得之发汗之后.则营血亦微矣.故加芍药以益营血.加生姜以逐表邪.以其脉沉迟.不得不兼人参以补虚.但一桂枝汤而稍一转移.已非桂枝之旧法.故曰新加.
按柯韵伯伤寒论翼.谓此方系去芍药生姜.新加人参.加芍药生姜.乃坊本之讹.但诸家皆仍加芍药生姜之说.想柯氏之意.以脉见沉迟.似无再加芍药之理.但病属发汗以后.则芍药益营之功.自宜重恃.
程郊倩曰.身疼痛.脉沉迟.得之太阳病发汗后.非属阴寒.乃由内阳外越.营阴遂虚.营主血.血少则隧道窒塞.卫气不流通.故身疼痛.于桂枝汤中倍芍药生姜.养营血而从阴分宣邪.加人参托里虚而从阳分长阴.脉沉者营气微.迟者营中寒.此沉迟之脉.非本来之沉迟.乃汗后新得之沉迟.故治法亦新加人参而倍姜芍.此说亦自解得明白.喻嘉言曰.桂枝人参汤中去芍药者.以误下而邪入于阴.芍药主阴.不能散阳邪也.桂枝新加汤中倍芍药者.以误汗而阳虚邪凑.恐阳孤无偶.用芍药以和之.俾不至散乱也.此说亦当参看.
引用:《伤寒寻源》桂枝新加汤
下载:《伤寒寻源》chm pdf 电子书 


《医宗金鉴》桂枝新加汤

桂枝一两芍药四两甘草二两人参三两生姜(切)四两大枣(擘)十二枚
右六味,以水一斗二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分温服,如桂枝法。
【方解】
是方即桂枝汤倍芍药、生姜、加人参也。汗后身疼痛,是荣卫虚而不和也,故以桂枝汤调和其荣卫。倍生姜者,以脉沉迟荣中寒也;倍芍药者,以荣不足血少故也;加人参者,补诸虚也。桂枝得人参,大气周流,气血足而百骸理;人参得桂枝,通内联外,补荣阴而益卫阳,表虚身疼未有不愈者也。

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温其里,宜四逆汤。
【按】
身体疼痛之下,当有「下利清谷」四字,方合当温其里之文。观太阴篇云: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痛者,急当救里,宜四逆汤。此虽未下,但脉反沉,可知里寒,必是脱简。
【注】
病发热头疼,太阳表证也。脉当浮,今反沉,是太阳表证而得少阴里脉也。凡太阳、少阴表里皆寒无汗之病,均宜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发之。若不差不下利者,更以麻黄附子甘草汤和之;若下利清谷,即有身体疼痛之表未解,不可更汗,当温其里,宜四逆汤。防其阳从阴化,变厥惕亡阳之逆,断不可谓病在太阳,无可温之理也。
引用:《医宗金鉴》桂枝新加汤方
下载:《医宗金鉴》chm pdf 电子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14 15:55 , Processed in 1.131675 second(s), 23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