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7|回复: 0

诃黎勒散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2
发表于 2022-11-27 04:0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诃黎勒散

治脾胃虚弱,内挟冷气,心、胁、脐、腹,胀满刺痛,呕吐恶心,饮食减少,水谷不化,怠惰少力,渐向瘦弱。
青皮(去瓤) 诃子皮(各四十两) 附子(炮,去皮、脐,十斤) 肉桂(去粗皮,五斤)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同煎七分,食前温服。
引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诃黎勒散
下载:《太平惠民和剂局方》chm pdf 电子书 


《医方考》诃黎勒散

诃子仁 肉豆蔻(面裹煨) 青皮(各四两) 附子(一两) 肉桂(五钱)
肠胃虚寒,滑泄腹痛者,此方主之。
虚寒者,中气虚而生内寒也;滑泄者,土虚不足以防水也;腹痛者,湿淫而木气抑也。
寒者温之,故用附子、肉桂;滑者涩之,故用诃子、肉蔻;抑者疏之,故用青皮。
引用:《医方考》诃黎勒散
下载:《医方考》chm pdf 电子书 


《伤寒杂病论》诃黎勒散

诃黎勒十枚(煨)
右一味为散,粥饮和,顿服之。
呕家,有痈脓者,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呕而胸满者,吴茱萸汤主之。
引用:《伤寒杂病论》诃黎勒散方
下载:《伤寒杂病论》chm pdf 电子书 


《医宗金鉴》诃黎勒散

诃黎勒(煨)十枚
右一味,为散,粥饮和顿服。
【集解】
李□曰:气利者,下利气虚,下陷而滑脱也。诃黎勒性敛涩,能温胃固肠。粥饮和者,假谷气以助胃。顿服者,药味并下,更有力也。
尤怡曰:气利,气与屎俱失也。诃黎勒涩肠而利气,粥饮安中益肠胃。顿服者,补下治下制以急也。

若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令自愈;设脉紧,为未解。
【注】
下利脉数,内热利也,微热汗出,其邪衰矣,故令自愈。设脉紧者,是表未衰,故为未解也。
【集注】
程林曰:寒则下利,脉数有微热,则里寒去,汗出则表气和,表里俱和,故令自愈;设复紧者,知寒邪尚在,是为未解也。

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令自愈。
【注】
下利大热而渴,则为邪盛,脉弱则为正虚,不能愈也。今微热而渴,脉弱者,邪正俱衰,故知自愈也。
【集注】
程林曰:下利大热而渴,则偏于阳,无热不渴,则偏于阴,皆不能愈;以微热而渴,知阴阳和,脉弱,知邪气去,故即自愈。

下利,脉数而渴者,令自愈;设不差,必清脓血,以有热故也。
【注】
此承上条邪正俱衰,病当自愈而不愈之义也。设不差者,则必表和,热退而数渴,仍然是里热未除也,故圊脓血。
【集注】
魏荔彤:下利,固以阳气有余为吉,又不可太盛,成热邪伤阴,致阳复有偏胜之患。

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圊脓血。
【注】
此承上表里已和,病当自愈而不愈之义也。下利里病,而得浮数表脉,故曰:脉反浮数也。但尺中自涩,则知热陷血分,必圊脓血也。
【集注】
徐彬曰:下利属寒,脉应沉迟,反浮数,其阳胜可知。而尺中自涩,涩为阳邪入阴,此亦热多,故曰:必圊脓血。
程林曰:寸脉浮数,为热有余,尺脉自涩,为血不足,以热有余,则挟热而便脓血。

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注】
下利之人,心下□者,诸泻心汤证也。若寸、关、尺三部脉皆平实有力,虽下利,宜攻坚也。
【集注】
李□曰:下利,按之心下坚者,实也。设或脉见微弱,犹未可下,今三部脉皆平,则里气不虚可知,自宜急下之,此凭脉又证书之法也。
引用:《医宗金鉴》诃黎勒散方
下载:《医宗金鉴》chm pdf 电子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15 02:59 , Processed in 1.547058 second(s), 24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