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7|回复: 0

藏鸡品种介绍及图片大全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595
发表于 2022-12-2 08:5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藏鸡是分布于我国青藏高原海拔2200 - 4100米的半农半牧区、雅鲁藏布江中游流域河谷区和藏东三江中游高山峡谷区数量**多、范围**广的高原地方鸡种。体型轻小,较长而低矮,呈船形,好斗性强。翼羽和尾羽发达,善于飞翔,公鸡大镰羽长达40--60cm。藏鸡头部清秀。冠多呈红色单冠,少数呈豆冠和有冠羽。公鸡的单冠大而直立冠齿为4--6个;母鸡冠小,稍有扭曲。肉垂红色。喙多呈黑色,少数呈肉色或黄色。母鸡开产需240日龄左右,西藏调查资料为8~10月龄,云南调查资料为6~7月龄。产蛋时间为3~9月份,多集中在5~7月份,冬季休产5个月以上。
       

         产地和分布               
         藏鸡是分布于我国青藏高原海拔2200 - 4100米的半农半牧区、雅鲁藏布江中游流域河谷区和藏东三江中游高山峡谷区数量**多、范围**广的高原地方鸡种。
         产区包括西藏自治区的山南、拉萨市、昌都地区东南部、日喀则地区中南部、那曲地区东部和阿里地区西南部;
         青海的玉树藏族自治州东部玉树、囊谦、称多三县;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巴塘、稻城、乡城、得荣、甘孜、德格、九龙等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黑水、理县、若尔盖、松潘、九寨沟、马尔康、阿坝等县和云南省西北部迪庆藏族自治州的香格里拉县。
         据西藏1981年统计,约有50万余只,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约有1.5万只,四川1980年统计近15万只,云南1981年调查约2.5万只,总计约70万只。
       

         品种形成               
         温度因素
         青藏高原农区和半农半牧区是青藏高原经济发达地区,也是藏鸡的主要产地.
         产区多高山峡谷,山岭切割,河床狭窄,河流湍急,谷坡陡峻,气候严寒,四季变化不明显。年平均气温为4.5-12℃,昼夜温差大,多在12-17℃以上,元月份**气温为零下10.5-20.3℃。7-8月份**气温为26--29.4℃,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000h以上,**达3219.5h,年降水量为300-700mm,多集中在6--9月份,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0-90%,空气于燥,蒸发量为1500mm以上,**达2396.6mm,无霜期仅103--128d。
         环境因素
         农作物一年一熟,以青棵、燕麦、荞麦、马铃薯等耐寒作物为主,低海拔地区间有一年两熟,也栽种小麦、蚕豆、豌豆、油菜、玉米、圆根等。畜牧业以饲养耗牛、绵羊、犏牛、山羊、马、黄牛、猪等,也饲养一定数量的家禽,主要是藏鸡。
         藏鸡能适应高寒恶劣多变的气候环境,该鸡体型轻小,匀称紧凑,性情活泼,好斗性强,善于登高飞翔,常年栖息于畜圈梁架之上,或露宿于宅旁树林,处于半野生状态。由于藏鸡产于高山深谷,历史上交通阻塞,形成天然隔离屏障,成为藏鸡独特的生态环境,从而形成一个适应于高寒地区生长的、体型外貌和生活习性与家鸡祖先红色原鸡非常近似的人工选择 程度很低伪地方原始小型品种。
         有关藏鸡的历史记载很少,据民族出版社1980年6月出版藏文版《巴协》记载,公元815--857年"……洛帝故(臣)以馨石堵门,在洞内呻吟许久,即后闻鸡叫"。说明大约1000年前,西藏就已经饲养鸡了。建国前,一般藏民多无食鸡食蛋习惯,养鸡目的主要是将公鸡用以司晨报晓,同时也用鸡用蛋作为贡品向上层交纳。建国后,养鸡已成为藏族人民家庭副业之一。云南中甸尼西乡藏族人民则视鸡蛋为主要经济收入之一,对鸡的饲养很重视选择和淘汰,提高了当地藏鸡的产蛋能力,成为藏鸡中一个产蛋性能较高的类型,云南省特称之为尼西鸡。
       

         体型外貌               
         外貌特征
         藏鸡体型轻小,较长而低矮,匀称紧凑,头高尾低、呈船形,胸肌发达,向前突出,性情活泼,富于神经质,好斗性强。翼羽和尾羽发达,善于飞翔,公鸡大镰羽长达40--60cm。
         藏鸡头部清秀。冠多呈红色单冠,少数呈豆冠和有冠羽。公鸡的单冠大而直立冠齿为4--6个;母鸡冠小,稍有扭曲。肉垂红色。喙多呈黑色,少数呈肉色或黄色。虹彩多呈橘色,黄栗色次之。耳叶多呈白色,少数红白相间,个别红色。胫黑色者居多,其次肉色,少数有胫羽。
         公鸡羽毛颜色鲜艳,色泽较一致,主、副翼羽、主尾羽和大镰羽呈黑色带金属光泽,胫羽、蓑羽呈红色或金黄色留黑边羽,身体其他部位黑色羽多者称黑红公鸡,红色羽多者称大红公鸡;此外,还有少数白色公鸡和其他杂色公鸡。母鸡羽色较复杂,主要有黑麻、黄麻、褐麻等色,少数白色,纯黑较少。但云南尼西鸡则;以黑色较多,白色麻黄花次急此之外,尚有少数其他杂花、灰色等 。
         体重和体尺
         据1980年西藏、青海、云南和四川调查测定:成年公鸡以四川境内的藏鸡体重**重,平均为1440-1520g,西藏自治区的公鸡平均体重为1145--1385g,母鸡为860--l013g;青海玉树的藏鸡成年公鸡平均体重为1000g,母鸡为700g。体尺在不同地区也有差异。
          生产性能               
         产肉性能
         藏鸡初生重仅309左右。
         藏鸡的羽毛生长迅速,初生雏的主、副翼羽均比覆翼羽长,尾羽10d左右多已长出,主翼羽长至尾部,·可以看出藏鸡属快羽型。 藏鸡觅食力强,体小肉多,据西藏自治区在完全放养条件下屠宰测定资料,成年公鸡半净膛屠宰率平均为79.89~84.87%,全净膛屠宰率平均为72.17~78.9l%;成年母鸡分为71.43~77.97%和68.25~70.34%。
         据1982年四川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引种观察,在饲料含代谢能为11 296 800J/kg、粗蛋白为15~17%的条件下,成年公鸡半净膛屠宰率为82.53%,全净膛屠宰率为78.80%;成年母鸡分另IJ为71.57%和66.60%。6月龄公鸡半净膛屠宰率为76.41%,全净膛屠宰率为71.43%;6月龄母鸡分别为74.64%和69.59%。胸腿肌占屠体重,成年公鸡为41.98%,成年母鸡为42.51%;6月龄公鸡为40.92%,6月龄母鸡为41.51%。
         产蛋性能
         据1982年四川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引种观察,母鸡开产需240日龄左右,西藏调查资料为8~10月龄,云南调查资料为6~7月龄。产蛋时间为3~9月份,多集中在5~7月份,冬季休产5个月以上。在放牧条件下,一般年产蛋量为40~80个;西藏澎波农场的57只母鸡,平均年产蛋量为60.9(20~100)个;四川引种观察,不采取醒菢措施,500日龄平均产蛋量为42.41个;四川甘孜巴塘县的藏鸡产蛋量较高,年可达100个以上;看南尼西鸡产蛋量较高,据1982年在海拔3271.2m的大中甸定点观察,1~1.5岁的5只母鸡,平均年产蛋量达到201个。西藏藏鸡蛋重较小,227个蛋平均为33.92±3.34g,蛋形指数为1.26;四川藏、鸡平均蛋重为42.06g,蛋形指数为1.35;云南尼西鸡627个蛋平均重为47.8±4.5g,蛋形指数为1.34。藏鸡蛋壳褐色或浅褐色,尼西鸡蛋壳多呈白色,少数呈浅褐色。
         繁殖性能
         西藏产区每年5~8月份、四川甘孜、阿坝两个藏族自治州每年4~6月份,采取自然孵化方式进行繁殖,每窝孵蛋为9~13个;西藏澎波农场的32窝入孵蛋为367个,平均种蛋受精率为89.37%,受精蛋孵化率为86.63%;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的68窝入孵蛋孵化率为89.53%,2月龄成活率为56.14%;四川从产地引种蛋电孵,受精率为85.04%,受精蛋孵化率为84.98%。
         西藏藏鸡和四川藏鸡就巢性强,云南尼西鸡就巢性较弱。
         评价与展望               
         藏鸡为青藏高原藏族人民长期饲养的地方品种。它否仅对高原高寒山区恶劣气候有良一好的适应能力,且体型轻小,胸腿发达,觅食能力强,极耐粗放,是发展我国高海拔高寒地区养鸡业的主要品种资源。长期以来,藏鸡未被引起重视。今后应加强对其生物学和经济学特性的研究,可利用其体型轻小、胸腿肌发达、快羽等性状,选育改良为适应高寒地带的优良鸡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猪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

GMT+8, 2024-6-1 17:15 , Processed in 0.993930 second(s), 23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