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2|回复: 0

肺灌注显像 检查结果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0
发表于 2024-1-19 03:56: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静脉注入直径>10μm的放射性颗粒,并随血流灌注到肺的毛细血管(直径7~10μm)时,这些颗粒就不能通过而暂时滞留于管腔内,其分布与肺局部血流有关,可作为肺局部血流灌注的指标,称为肺灌注显像。用于检查肺动脉血流的分布,用于肺栓塞的诊断。常用的放射性药物有:99Tcm或131I标记的MAA(大颗粒人血清白蛋白)或微粒,133Xe生理盐水等。
正常值

  常规取前后(AP)、后前(PA)、右侧(RL)、左侧(LL)、右后斜(RP0)及左后斜(LPO)六个体位进行摄像。必要时增加左前斜(LAO)及右前斜(RAO)。 正常图像两肺轮廓完整,放射性分布比较均匀,肺外带及肺尖放射性略低。AP位右肺底常呈向上弧形,左肺内有主动脉弓及心脏压迹,因而小于右肺。PA位两肺大小接近,中间空白区为脊柱及纵隔,心影被左下肺遮盖而不清楚。LL位前下缘内凹为心脏压迹。
临床意义

  肺灌注显像用于肺血液灌注功能状态的检查。 适用于:①肺动脉栓塞。②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动脉高压患者。③结缔组织疾病、主动脉炎疑有肺动脉受累者。④肺部占位性病变的诊断。 1.不正常肺灌注显像图表现为肺叶或肺段性(楔形,常见于肺栓塞)或不规则形放射性缺损,但一个体位出现的缺损,尤其是斜位,必须在其他体位亦有同样部位的缺损才能判断异常。 2.正常吸烟者的图像有时也可能有小的灌注缺损区。 3.胸膜病变可影响正常图形,如胸膜增厚或少量胸腔积液在侧位或斜位可产生“叶间征”(叶间裂增宽,形成线性放射性缺损);中量积液可形成类似肺段状放射性缺损,但改变体位显像可消失;大量积液可压迫全肺使肺影缩小。
相关检查


  • 呼吸肌功能测定
  • 心肺功能运动试验(CPET)
  • 肺顺应性(C)
  • 小气道功能
  • 生理无效腔(Vd/Vt)
  • 气道阻力(R)
相关疾病


  • 肺栓塞和肺梗死
  • 肺栓塞
相关症状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胸痛
  • 咯血
  • 晕厥
  • 小儿哭闹不安
  • 肺实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6 00:13 , Processed in 1.759304 second(s), 24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