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5|回复: 0

循环免疫复合物(CIC) 检查结果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0
发表于 2024-1-19 05:0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iv class="post-body"><div class="post-jiancha">别名:免疫复合物

  抗原和相应抗体结合形成的物质称为免疫复合物,免疫复合物和补体、其他免疫活性物质结合,沉积在血管壁,可导致组织损伤及血管炎,引起一系列的疾病,如红斑狼疮,由于免疫复合物能在循环血液中检测到,故称之为循环免疫复合物。
  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测定虽无特异性诊断意义,但对病情的活动性判断和指导治疗有一定价值,测定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方法很多,这里仅介绍临床常用的聚乙二醇法。
  循环免疫复合物与聚乙二醇作用,以浊度变化表现出来,可根据浊度的大小来反映免疫复合物的多少。如浊度大,则说明血液中循环免疫复合物增多,病情活动,但是对诊断没有特异性价值。


正常值

  抗补体法:阴性。 PEG沉淀法:4.3±2.0。 SPA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小于28.4mg/L。 注意:根据不同的实验方法和条件、得出各实验室的正常参考值。

临床意义

  循环免疫复合物是体内抗原和抗体反应形成的,多数情况下对机体有利,只有少数情况下免疫复合物沉淀下来,引起组织损伤,造成疾病。形成免疫复合物的抗原可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按此类不同,可将CIC疾病分类如下: (1)与内源性抗原有关者: ①IgG抗原:类风湿性关节炎、混合性冷球蛋白病、高丙种球蛋白血症性紫癜。 ②核抗原:系统性红斑狼疮。 ③特发的细胞抗原: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 (2)与外源性抗原有关者: ①医源性抗原:血清病、药物变态反应。 ②环境中抗原:吸入性抗原(外源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摄入性抗原(疱疹样皮炎)。 ③传染性生物性抗原: A.病毒性抗原:肝炎、登革出血热。 B.细菌性抗原: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麻风。 C.原虫性抗原:疟疾、锥虫病。 D.蠕虫性抗原:血吸虫病、盘尾丝虫病。 (3)抗原性质不明者: 慢性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伴有或不伴有嗜酸性白细胞增多症性脉管炎。



  • 循环免疫复合物
相关检查


  • 血小板平均体积(MPV)
  • 自身免疫性疾病14项
  •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 自身抗体定量四项
  • 血清免疫球蛋白轻链定量
  • 免疫球蛋白三项
相关疾病


  • 虹膜睫状体炎
  • 血吸虫尾蚴性皮炎
  • 血吸虫病
  • 血清病
  •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关节炎
  • 类风湿性关节炎
  • 红斑狼疮
  • 风湿性关节炎
  • 流行性出血热
  • 膜性肾小球肾炎
  • 疟疾
  • 盘状红斑狼疮
  • 尖锐湿疣
  • 尾蚴性皮炎
  • 类风湿性关节炎肾损害
相关症状


  • 免疫力下降
  • 免疫功能障碍
  • 足底溃疡
  • 关节疼痛
  • 脾肿大
  • 腹部肿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5 16:58 , Processed in 1.553601 second(s), 24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