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4|回复: 0

两色乌头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2
发表于 2022-11-27 23:5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华本草》:两色乌头

【出处】始载于《东北植物检索表》。
【拼音名】Liǎn Sè Wū Tóu
【英文名】both chrimato- Monkshood
【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两色乌头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onitum alboviolaceum Kom。
采收和储藏:春、务季采挖,剪去残茎,去除泥土,晒干。
【原形态】两色乌头多年生草本。根圆柱形, 长10-15cm。茎缠绕,长1-2.5m,疏被反曲的短柔毛。叶互生;基生叶和茎下部叶具长柄,柄长达20cm;叶片五角状肾形,长6.5-12cm,宽9.5-22cm,基部心形,3深裂至近中部,中央深裂片菱形,侧深裂片不等2浅裂,浅裂片上部不明显3浅裂,边缘具粗牙齿,两面疏被短伏毛。总状花序,长6-14cm,具花3-8朵;花序轴及花梗密被伸展的短柔毛;苞片线形,长3-3.5mm;花梗长5-9mm;小苞片生花梗的基部或中部;两性花,两侧对称;萼片5,花瓣状,上萼片圆筒形,长1.3-2cm,喙短,稍向下弯,下缘长1-1.3cm,淡紫色,被伸展的柔毛;花瓣2,与上萼片近等长,距细,比唇长,拳卷,无毛;雄蕊多数,花丝全缘,无毛;心皮3,被毛或无毛。u果,长约1.2cm。种子多数,倒圆锥状三角形,长约2.5mm,生横狭翅。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海拔350-1400m的山地林间谷地湿润处、林下或林缘。
资源分布: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北部。
【化学成份】根含两色乌碱甲、乙、丙、丁(alboviolaconitine A、B、C、D),还含北方乌头定碱(septentriodine),牛扁碱(lycaconitine),阿娃乌头碱(avadharidine),牛扁亭碱(puberaconitine),狼毒乌头碱(lycoctonine),两色乌头碱(albovionitine),洋翠雀碱(ajacine).
【性味】苦;温;有毒
【归经】心;肝;脾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止痛。主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g。
【注意】孕妇禁服。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长白山区,民间用于止痛,获得一定疗效。
【摘录】《中华本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12 09:32 , Processed in 1.273614 second(s), 23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