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回复: 0

玉米价格“太脆弱” 未来要“跳坑”里?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2
发表于 2023-11-24 10:55: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北11月26~27日这场雨雪过后,12月份东北雨水将减少而且变冷,再拿天气说事儿,不好意思,气象系统不给你这个机会了。农民老铁们大家好,今天是2023年11月24日,由于前几天由于卖粮大军的冲击,导致东北锦州港的玉米价格再次跌破了2600元/吨,鲅鱼圈的收购价格跌至2580元/吨。#玉米#
          面对这样的态势,市场认为这是很正常的下跌行情,再过两天,港口会再次出现收不到粮的现象。因为手中有粮的烘干塔和粮商再次达到了成本线,如果不赚钱根本不可能卖粮,必须倒逼港口价格的再次上涨反弹,涨价指日可待。
          同时由于今年天气的原因,导致很多农民的玉米刚刚收割完毕,在家还没有捂热乎,价格又不随心意,不是接近成本就是赔钱的态势,为何在这个时间点就早早“举手投降”呢?就算是投降,也不能在这个时间点,也要等到没有任何希望的时候才能缴械,所以,玉米必须涨价,只有涨价才会卖粮。玉米必须涨价,才符合农民的利益,才是众望所归。
          最最重要的一点:整个市场的渠道库存偏低,深加工、饲料企业、养殖企业的库存都较低,库存较低就是一个不健康的市场,为什么不敢建库存,就是大家集体式、一致性的看空市场。东北港口近20天左右的时间像“肠梗阻”一样的涨价,就是因为看空市场导致签订订单价格过低而导致的结果,而不是因为市场没有需求导致的结果。
          此时,我们就要回归到供需这两个字面上,什么是供需?供需表面是一个卖粮、一个买粮两个主体,其实就是买与卖双方情绪的博弈。港口“吭哧瘪肚”的涨价,但港口它只是一个贸易的桥梁,真正的买家,换言之真正的消化玉米的一方他们对于价格持有非常坚定的中立,买到粮我就压低价格,买不到粮我就涨点价来满足自己的生产加工需求的情绪。
          玉米供应的一方,现在大头不在贸易商和烘干塔,而是农民,农民对于价格坚定的不认可的情绪。特别是前期辽宁黑山、吉林台安地区的农民都看到了也享受到了2022年玉米价格翘尾的行情,然后玉米价格一落千丈,而这么大的落价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
          面对这么大的落价,面对吉林、黑龙江农民与辽宁地区农民的种地结构就决定了大家对于价格的预期不同。辽宁由于人均土地少,加持大家不以种植玉米为生活的基本,以打工为主,而吉林和黑龙江则不然,所以就出现了吉林、黑龙江地区农民对于价格表现出了极为激烈的情绪抵抗。
          所以进入到11月份后,玉米价格的上涨是必然,它就是渠道库存过低+惜售情绪共振的结果,与天气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天气只是大家分析市场的一根救命草或者讲故事的素材而已,所以前期小编一直在说,这轮玉米价格的上涨不需要理由——必须涨价。
          但经历了20多天的涨价节奏,东北港口的价格只仅仅涨了80元,也说明了市场对于农民这种抵抗的情绪不认。这种博弈会随着时间,把农民卖粮的时间在压缩,所以,当前玉米市场就是一个蓄水的过程,在各种雨雪天气的加持,在近几年来农民对于玉米价格的少有这种顽强抵抗,只让玉米涨了80元,更说明了市场多么的脆弱和不堪一击,为什么?小编细细道来。
          1,豆粕的需求量在大幅度的下降,而且价格也在下跌,说明什么?养殖在减少,养殖在减少,又说明了什么?意味着生猪价格要上涨。猪价上涨又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豆粕的价格继续下跌,玉米的价格也会下跌,是不是这个道理呢?
          2,整个市场对于昨天小编表述的玉米价格要“变脸”,认为是小题大做,大家都想憋价,都认为自己的玉米价格达到了成本的边际,没有理由让自己去变现,必须等到有利润才会出手,这种憋价有可能会推高玉米价格,但对于一个理性的农民,如果别人都不卖的时候,我们就要出手,别人都抢着卖的时候,我们观望,虽然不能赚到钱,但一定会让自己不犯错误。
          3,玉米价格没有大涨的空间,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母猪的饲料销售量级较去年和去年同期大幅度的减少,特别是今年的下半年,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明年的产能较去年也在减少,你说,玉米还能有大幅度的涨价空间吗?
          4,对于玉米来说,有两个压力,一个是春节前,一个是种地前,这两个压力都同时指向了一种玉米——地趴粮,如果您是栈子粮,那就做好死扛、硬扛、一扛到底的决心,市场不一定会让你赚到大钱,但一定会有所惊喜,但对于地趴粮来说,真的是难上加难。
          5,现在玉米的大头在谁的手里?是不是农民的手中?是不是意味着库存没有转移,如果都在卖的时候,是不是相当于会出现短时间的——泄洪。都想憋价,但这个憋价是集体式的不卖粮导致所为,而不是因为市场对于玉米的需求非常的火爆或者旺盛导致,所以一旦出现集体式的卖粮,价格定会下落。这里就出现了一个理论:如果年前都不卖,年后定会大落,反之,如果年前都抢着卖,年后定会有惊喜——什么时候抛玉米,玉米什么时候就大落。
          白话了这么多,难不成今年东北的玉米彻底就此完败了吗?真就必须要“跳坑”了吗?NO。今年东北玉米的一生:地趴粮涨价赚钱跑路(辛苦一年不是为了保本),栈子粮挺住(辛苦一年春天会有惊喜),就这么简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16 01:25 , Processed in 1.115490 second(s), 24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